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2日 · 明報專訊本港勞工法例列明僱員因工作令精神受損可獲僱主賠償勞工處每年接獲逾5萬宗工傷補償聲請處方數字顯示近3年獲安排補償評估俗稱判傷」)的聲請中僅17宗單涉及精神創傷有關注工人權益團體指出僱員難證明精神受損單純由工作造成不少公司亦缺乏調查機制令相關求助或獲賠個案甚少促請企業正視職場欺凌及員工精神健康問題。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2. 2024年1月30日 · 針對勞工處檢控4名男子和7間建築工程公司一案控方交代已提供案情撮要時序表及證人列表由於其他執法部門的刑事調查尚在進行中難以預計何時完成亦有專家給予技術性的意見遂申請押後案件形容是較為公平的做法希望期間有進展屆時再商討合併抑或分拆處理案件其中4名被告反對押後忠誠公證行有限公司潘志財周漢裕的代表律師稱事隔超過一年而傳票控罪有檢控時限控方未有給予證人供辭等文件投訴押後等情况對被告不公。 被告郭俊聰一方則指,郭前年起就本案提訊5次,冀盡快審訊。 裁判官考慮到案件複雜、調查需時,准許押後再訊。

  3. 2022年9月9日 · 本報翻查勞工處過去5年公布的致命工傷個案發現170次職安健法例定罪紀錄中未判過最高刑罰每宗定罪平均罰款7.39萬元勞工處指2017至2021年間曾29次就刑罰擬提上訴或覆核最終無個案進行覆核聆訊冀以修例提高阻嚇力。 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認為,刑罰過低反映社會不重視工傷意外;香港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則稱應相信法官判斷,刑罰較輕或因承建商責任小。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4. 2023年9月17日 · 2023年9月17日星期日. 港聞一. 下一篇 上一篇. 外勞難處理勞資糾紛 工權會促延離港期限. 圖1之1 - 針對外勞對本港法例認知不足工權會製作外勞打工有法——簡易 . . . . . . (潘明卉攝) 【明報專訊政府近期擴大輸入外勞工業傷亡權益會關注外勞來港後保障預料一向為重災區的建造業及運輸業工傷數字將隨輸入外勞而上升又關注不少外勞即使被僱主剋扣休息日及薪金只能忍氣吞聲有工傷亦不敢呈報一旦被解僱亦最多只能留港14日處理有爭議的勞資糾紛有一定困難促當局延長終止僱傭關係後14日離港期限。 工權會亦出版小冊子方便外勞了解權益。 有外勞遭扣半份糧 放完病假即炒.

  5. 2024年5月9日 · 勞工處指男工在動力操作升降工作台上視察工程進度時被夾於工作台與金屬構築物之間送院後證實不治。 處方已即時派員到意外現場調查,並向有關承建商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停止其使用該工作台,直至信納有關承建商已採取措施消除有關 ...

  6. 2021年11月18日 · 即時港聞. 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 foodpanda外賣員工作受傷被拒賠工傷 資方否認有僱傭關係 工會促勞工處調查 (16:03) 圖1之1 - foodpanda外賣員亞寶(化名,左)(鍾林枝攝) 服務業總工會自由工作者分會近日接獲一名因工受傷foodpanda外賣員求助,投訴人今年7月騎單車送外賣期間,遇意外致手部骨折,入院接受手術後仍未康復,但由於foodpanda未有承認與其有僱傭關係,事主未獲工傷賠償,現時每周要覆診兩次,進行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 工會質疑,foodpanda與外賣員明顯有僱傭關係,促請勞工處盡快調查,了解其僱傭模式是否違法。

  7. 2022年12月27日 · 大埔白石角「University Hill」地盤日前發生工業意外,一個天秤吊鈎突從10米高墜下,擊中一名工人的腿部,據悉工人須截肢。 涉事工程屬新鴻基地產項目,由添輝建築承建。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今日(27日)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對事故十分難過,該發展商近期已第二次發生嚴重工業意外,反映安全制度發生問題,也可能涉及監管問題。 她又認為,勞工處對此亦責無旁貸,因發生事故後,勞工處應即時和發展商及承建商檢討,以防再發生相關事故。 警方早前稱,事發當日,地盤有人報案稱「有人受傷」後掛線,警方初步認為毋須警方協助,消防及救護到場,始發現為一宗工業意外。 蕭倩文認為,有關做法會令傷者延誤救治。 她說,以往也有發生類似輕報的情況,或因僱主嫌麻煩和不想被調查而停工,對此強烈譴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