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14日 ·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光板田村社區防災能力建設計劃. 根據政府現行政策,寮屋屬可獲暫准存在的「違例構築物」,因此投放在改善居住環境、安全及衞生情況的資源相對有限。 惡劣環境容易引致傳染病爆發的風險;而防災設施不足,令居民在危急情況下未能適當自救。 教研中心與「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合作,邀請光板田村寮屋居民共同設計和執行防災活動。 其中,村民在計劃的支持下,選舉及組織村內的防火及衞生大使團隊,由他們帶領及推動其他村民,制定及落實光板田村防災預警方案。 此外,透過舉辦防蚊和防火工作坊、增設相關應急設備、以及配置「危險及資源地圖」和「防災大富翁」等教育資源,村民的防災意識、知識和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有效鼓勵他們持續參與,共同保障社區安全。 Tags:

  2. 2019年8月29日 · 知災」舊居民社區教育計劃 教研中心在2017年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的合作,透過為期半年的『「防災。 房禍」劏房居民社區教育計劃』,以流動社區教育街站及家訪,提升劏房居民對住所環境安全、衛生及精神健康潛在危機的認識,並 ...

  3. 教研中心與「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深明安全居住環境的重要性,通過一系列公眾教育活動,鼓勵及教育葵青區劏房居民,期望他們能在危急情況下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除了家訪和流動教育展覽外,我們進行了「居安思危: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社區調查,並通過傳媒發布會公布調查結果,,藉此提升政府及公眾對議題的關注,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減低劏房住戶的災害風險。 Tags: NGO_Vulnerable.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 「防災。 房禍」劏房居民社區教育計劃 大部分劏房的住屋間隔和周邊環境未經合適佈置,容易衍生火警及傳染病爆發等可避免的災害風險。

  4. 由去年12月起,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 (私人樓宇服務)合辦「『無惘。 知災』舊居民社區教育計劃」,為葵青區的基層市民提供防災教育,加強市民於面對災害時的應變能力。 其中,「劏房衞生全接觸」社區教育推廣站已在5月展開,內容包括有關環境安全及衞生、火警逃生等有用資訊,亦會教授如何製作環保驅蟲包,減低內蚊蟲傳疾病的傳播風險。 以下為社區教育推廣站的詳情,歡迎葵涌市民前往參觀。

  5. 2020年5月24日 · 知災舊區居民社區教育計劃為教研中心的防災能力建設計劃2018-2019的計劃之一其中的有關風災對不適切居所居民影響調查已於2019年5-7月順利進行並成功訪問了104位居於住葵青區不適切居所的住戶

  6. 精神病康復者抗災能力建設計劃. 有部分精神病康復者因接受藥物治療,在知識接收方面可能稍為遲緩,一般教學模式未必能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 教研中心與「 恆康互助社 」合作,按他們在防災學習上的需要,配合合適教學方法,為他們提供急救訓練及常見緊急事故工作坊,並透過流動教育攤位製作等職業訓練,提升他們在災難防護和應變的知識和能力。 過程中我們更鼓勵家人、朋友及公眾的參與,攜手建設安全社區,同時推廣傷健共融。 龍耳 (Silence Limited) 火災防備及應對工作坊暨「特殊需要人士應急支援研討會」 視像警報裝置在香港並未普及,在火警發生時,聽障人士往往因聽不到火警鐘聲而未能及時逃生。 加上香港的防火教育少有按不同人士的特殊需要作出調適,因此聽障人士受火災影響的機會相對較高。

  7. 知災」舊居民社區教育計劃 教研中心在2017年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的合作,透過為期半年的『「防災。 房禍」劏房居民社區教育計劃』,以流動社區教育街站及家訪,提升劏房居民對住所環境安全、衛生及精神健康潛在危機的認識,並提供相關資訊,向居民教授面對突發情況時的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