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2日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署理行政總裁馮程淑儀指,M+將成為香港的文化建築地標,是繼1977年開幕的法國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最大型的視覺文化博物館。 截至2020年9月,M+的當代藝術藏品有近8000件,其中20%來自香港藝術家及創作者。 回應傳媒《國安法》對藝術藏品展示的影響時,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表示,M+收納藏品時,會考究其歷史學術價值,亦會以恰當(appropriate)的方式展示藏品,有信心呈現到多元角度和意見。 同在西九文化區的另一座新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亦預料會在明年(2022年)落成。 【Hong Kong Pink Noise 尋找本土聲音】香港中文大學夏鼎基運動場 / 下午的運動場. ADVERTISEMENT. 袁源隆. 李浩賢.

  2. 2021年11月19日 · 分享 留言. 今日的西九文化區,經九十年代在維港填海造地而得。. 在這片無中生有的土地上建成,M+大樓宏偉巨大,總面積達65000平方米、展覽空間佔17000平方米,規模非其他本地博物館可以比擬。. 從正門進入博物館大堂,中央採光井貫通各樓層,再加 ...

  3. 2021年11月19日 · 二 六年至 七年,他獲委任為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顧問小組成員,負責構思M+。. 自此,每逢M+有新發展動向,又或被捲入爭議,傳媒都會紛紛問何慶基意見。. M+在十一月十二日開放公眾參觀,開幕前幾天,何慶基參觀過大樓,也預覽了部分展廳。. 他頗欣賞 ...

  4. 2021年11月19日 · M+開幕數天,毫不意外,多個主題展覽中,以《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最受公眾關注。. 人們詰問艾未未那張「中指圖」的去向,爭辯其裝置作品《洗白》的寓意,或為M+展示王興偉關於八九民運的畫作《新北京》而莫名欣慰,但最令我念念不忘 ...

  5. 2021年11月19日 · 「香港一直有移居遷徙的移民傳統,過往較多是經濟原因,當代人看會馬上想起政治原因,多於經濟原因,從這個角度看,它頗適合作為一個receiving piece,在大門迎接大家看香港故事。 」他滿意作品的鋪陳展示,更着太太把手機放在「漂流家室」鐵閘旁的土地公神主牌上,笑稱自己「在M+升上神枱」。 「從藝術創作者的角度,當然想被(M+)收藏,是種名譽來的。 」黃國才不否認,M+空間寬闊優秀,擺設和展示方法能夠與國際博物館看齊,比其他香港現有的博物館更高一班。 「但優秀的藝術館不是有硬件、空間大就成功,必須要有前瞻、批判和獨特的角度去講它的故事。 如果你因為法律問題或政治原因,導致產生某些盲點,就會遇上『搔不着癢處』的情況。 」他總結開幕展覽觀後感,「如果你要求唔高,OK啦,但識少少嘢,就會覺得唔中。

  6. 2021年11月19日 · 分享. 踏進M+大堂,瞥見的首個展覽是《香港:此地彼方》,以香港自一九六 年代的視覺文化為主題,是展現博物館獨特定位的重要開幕展覽。. 放在眾多藝術、設計和建築作品後,為展覽作結的,是M+委約藝術家江康泉(江記)創作的錄像裝置《海市鏡 ...

  7. 西九文化區 十四五規劃 綱要 香港文化政策 焦點 2021.11.19 M+開幕與香港藝術 【M+開幕與香港藝術】後記:博物館的隱喻 M+開幕與香港藝術 明周封面 明周文化專題 焦點 2021.10.21 M+開幕與香港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