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日 · 22項嚴重特定傷病的定義及改變. 國泰人壽商品部協理翁建勳指出因本次22項嚴重特定傷病標準化定義僅調整部分文字及檢測項目實質理賠範圍影響不大對保險市場衝擊有限。 且特定傷病險種的商品設計架構仍以疾病的保障項目個數及給付方式不同(如有無身故保障)為主要區分依據,客戶可依需求選擇所需商品。 癌症定義標準化. 癌症部分,在本次定義標準化前,各家業者多以嚴重性將癌症區分為低侵襲性癌症及侵襲性癌症。 定義標準化後,主管機關將癌症調整為「初期」、「輕度」、「重度」癌症3區塊,商品架構轉變較特定傷病部分來得大。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3期.

  2. 2024年1月1日 · 我認為保險公司將來開發的商品方向以及在市場上主要銷售的商品會有5大走向1.高CSM合約服務邊際)、2.低資本耗損3.保證少現金流短4.資產負債易匹配5.非投資成分投資成分少儲蓄比重低)。 保險公司販賣愈多高CSM的商品對於未來財報上的獲利表現愈有幫助,不過這樣高獲利的商品,往往銷售的難度也會更高;未來ICS 2.0上路後,嚴格的資本要求會增加保險公司的資本負擔,低資本耗費的產品,如短期低保證、投資型保單等,能降低資本負擔;資產負債易匹配的商品則有助於提列資本及避免財務波動,如外幣保單;而由於將來保險公司透過保單收取大量的現金,作為儲蓄使用而非風險移轉,對於收入及績效不會帶來幫助,因此會聚焦在開發非投資成分(投資成分少、儲蓄比重低)的保單。

  3. 2018年5月1日 · 吃藥呢還是動手術?」如同給予客戶保險規劃提案建議:「你要現在買保險還是讓你的家人未來受苦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事實上每人都必須考慮3種形式的保險退休規劃健康保險與人壽保險),以免你和你的家人暴露在重大的風險中

  4. 2018年10月1日 · 針對此狀況,全球人壽桃竹苗區育禎通訊處區經理謝福成表示,重大疾病險保障包含7項,分別為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後殘障、末期腎病變(尿毒症)、癌症、癱瘓以及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若出現以上狀況,重大疾病險皆能發揮理賠功能。 保險可以幫助、救活一個家庭. 當謝福成談到遠房親戚因重大疾病險獲得理賠的案例,他難過地說:「還記得當時他從事搭建鐵皮屋的工作,某一天工作時不慎從三樓墜落,造成他脊椎斷裂,當下馬上前往醫院急救,我見他的神情十分痛苦,原來除了身體上的疼痛之外,更多的是醫療費用的擔憂。 意外發生後,謝福成非常細心地向遠房親戚說明當初規劃的保單內容,所幸當初有投保醫療險、壽險、重大疾病險及意外險,因此許多後續的醫療費用皆得到全額的理賠。

  5. 2019年7月1日 · 關鍵數字1:二 一七年底,65歲以上保險對象占率首度高於未滿15歲. 二 一七年全民健保未滿15歲保險對象303萬人(占12.7%),15~29歲保險對象479萬人(占20.1%),30~44歲保險對象587萬人(占24.6%),45~64歲保險對象697萬人(占29.2%),65歲以上保險 ...

  6. 2024年4月1日 · 郭長榮則認為保險業務員在銷售時壽險搭配醫療險比較好推動在未來定期醫療險為主流的趨勢下仍是以定期醫療險為敲門磚同時為客戶規劃壽險或是投資型保單才可能有足夠的收入。 損害填補原則對民眾而言利大於弊. 近期金管會再次重申損害填補原則,過去透過購買多張實支實付險,獲取超過醫療支出理賠金的情況可能將不復存在,而是「花多少、賠多少」,雖然不溯及既往購買的保單,但不少民眾還是擔憂保障受到限縮。 宮可倫認為,此項改動對民眾而言反而是好事,理論上保險公司理賠費用會因而隨之降低,新商品的保費就會下降,民眾將更能負擔。 而對面醫療費用上升的趨勢,保險公司可以考慮將單一保單的理賠上限提高。

  7. 2021年2月1日 · 國泰人壽永和分公司行銷總監張秋婷在6年前因為開刀治療需要6萬多元的自費醫療費用在簽下確認接受手術醫療的同意書當下想到自己因為有購買保險才能夠放心地接受治療然而那些沒有配置相關醫療險種的患者面對需要自費或使用較新的醫療技術時該怎麼辦? 保險的本質在於分散風險. 保險的意義在於風險轉嫁,而醫療相關保障型險種之目的在於,讓保戶擁有良好的醫療品質,在風險發生時不造成家庭負擔。 張秋婷談及去年開始的保險商品結構轉型,認為制度的變革有助於讓保險回歸基本保障層面,而保險市場本來就應當以風險保障層面的銷售為主,尤其是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醫療風險保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