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7 月 1 日. 0. 2467. 睡眠約占了人一天三分之一的時間,許多人都知道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然而卻有不少人不論睡了多久,依然無法恢復體力、昏昏欲睡。 臺灣睡眠醫學會研究指出,臺灣約有2成人口(約460萬人)罹患失眠、打鼾,以及睡眠呼吸障礙等疾病;其中,打鼾者高達50%伴隨著睡眠呼吸中止症,進而推估全臺灣約有10%人口(約230萬人)可能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仍有許多患者沒有被診斷或接受良好的治療。 全世界則有超過1億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美國有5,000萬~7,000萬成年人患有睡眠障礙,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之一。 大約有2,200萬美國人患有這種疾病,每12人就有1人罹患,卻只有20%被診斷和治療。

  2. 2019年4月1日 · 臺灣保險業的產業變革. 整理 盧美靜、郭育廷.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4 月 1 日. 2286. 0. 保險是安定社會的力量,每一個時代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模式,隨著每一個時代的變化而改變,更符合民眾當下的需求。 自有記載以來,臺灣保險業已有一百八十三年歷史,發展至今占世界保費市佔率2.4%,保險滲透度世界第一約21.31%,保險普及率更達293%。 回首臺灣保險的發展歷史,可以從產業變革和商品多元發展為主軸探討,逐下開展: 產業變革. 日治時期,除外商及日商外,臺灣曾於一九二 年出現一家以臺灣5大家族資本為主的「大成火災海上保險株式會社」。

  3. 2023年2月1日 · 台新人壽對此相當重視特別舉行了一場陳玉婷純金30&1350慶祝饗宴感謝陳玉婷對行業奉獻超過30週年3W持續1,350週台新人壽的董事長總經理高層主管以及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梁天龍等都蒞臨饗宴一同恭賀陳玉婷創下這難得與可貴的世界紀錄

  4. 2022年6月1日 ·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臺灣與英國國際會計師CPA CFP認證理財規劃顧問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著有節稅的布局重複的力量》 綜合所得稅申報可以使用手機來報稅,相較於去年(2021年)的手機報稅服務,今年(2022年)新增「編修功能」,另增加「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繳稅方式」及24小時可以回答綜所稅問題的智能客服,以線上或電話預約報稅服務,使報稅變得更加簡便。 從手機報稅愈來愈科技化來看,可以想見國稅局的查稅工具也同時愈來愈科技及智慧化,納稅義務人應更謹慎小心。 隨著國際經濟環境快速變化,財政部為了能跟上科技發展腳步,追求課稅效率化,準備透過完備稅法並掌握稅源,以遏止逃漏稅。

  5. 2024年3月1日 · 隱形富豪多是指資產豐厚但卻不被公眾所知曉的高資產族群,全資產規劃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劉育誠在其實務經驗中,可將隱形富豪分為2大類:一類是都市重劃區地主,因與建商合建分屋而持有相當多的不動產;另一類則是未上市上櫃公司的企業主,而此類企業又可分為3種,分別是從事內銷的企業、從事外銷的企業,以及在境外如大陸、東南亞設有公司、工廠,賺取外幣而有外幣資產的臺商。 不同的客群長相,相同的傳承迫切性. 劉育誠表示,不同種類的高資產客戶會有不同的「客群長相」,比如從事境內銷售的企業,持有的資產多是以境內為主,而外銷企業則有更多的資產會在境外,至於臺商更是有實體事業設置在境外,而重劃區地主則是總資產大幅度傾斜於不動產,各類客群所面臨到的狀況截然不同,各自的擔憂也不同。

  6. 2024年1月1日 · 2024 年 1 月 1 日. 992. 0. 彭金隆.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任教學副院長.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7. 2019年3月1日 · 1599. 面對時代改變,我們必須改變思路並做更精準的事情,創造對業務、客戶、公司3贏的局面。 科技所帶來的並不是挑戰,而是幫助我們做到過去可能做不到的事情,同時也能更精準地提高團隊的質量。 台灣人壽副總經理高鶯娟從自己的經驗談起不曾更換公司的她卻因為公司併購或是調動換了3次名片。 這樣的經驗,讓她思考是否可以多做些什麼,讓自己對公司和客戶有所幫助。 企業和團隊一樣,沒有獲利就無法生存,所以即便保險業務人員目前是主流,仍需要保持精進,在面對各種挑戰時需要進一步思考,並重新檢視各個面向。 質量並重的標準及重要性. 許多團隊都知道必須不斷引進新血,但有沒有做到質量並重,是很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