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2日 · 教育局推出93篇經典古詩及文言文篇章,為小一至中六期間的建議閱讀篇章,學校可於2021/22 學年開始融入課程中,建議學校在2024/25 學年或以前,在課程內逐步加入建議的文言作品,希望讓學生多讀經.

  2. 2024年4月27日 · 一本以死亡作主題的繪本「紫菜一家」,是女兒為校內「自然自語齊齊聽」説故事比賽而創作,內容講述紫菜一家經歷了不同的事一一死去,正當主角傷心之際,神仙出現復活一家。 雖然只是簡單的故事,但她把成人也未必理解的死亡,發展成劇情,並總結成簡單一句: 死亡不可怕,就算親人離去了也會活在你心裏。 利用死亡來創作故事,小水滴坦言是受爸爸Pasu的遺體復修師工作所影響。 雖然對於爸爸的工作,她只想到「死」,但這並沒有為她帶來恐懼,反而有一個獨特的理解。 我不怕死,因為死了之後,不會再有死亡。 點擊圖片放大.

  3. 2024年4月11日 · 電視劇 中小學教育 文娛藝術 中文科 文學 DSE 中學 閱讀. 俗稱「死亡之卷」的文憑試(DSE)中文科今(11日)開考,今年寫作卷改制,首度重新考核「實用寫作」,作文卷比重大增,有考生稱考試時間長、需寫兩篇文,而信心頓失,認為奪星難度增加;教師料最多考生選答「最.

  4. 2018年11月5日 · A科即第一語言,卷一文學分析和卷二論文,其中卷一有一首詩和一篇散文,考生要選擇其中一篇文學評論。 由於選文一般是UNSEEN,即考生從未讀過,考生可透過四個層次:興、觀、群、怨,分析文章主旨、手法、寫作語言等,從而了解選文的內容,可以看到與 ...

  5. 2022年4月26日 · 教育局指,書冊收錄篇章內容淺白,音節優美,學生通過誦讀背誦,反復吟詠,可感受作品的情感和美感,並豐富積累,潛移默化,以期日後能從中有所體會。 書中提供扼要注釋及簡明解說,以及作者生平事跡和文學文化知識等,並輔以插圖,學生亦可掃描書中二維碼,連結朗讀、遊戲和短片等不同媒體資源。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全港小學正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各同學可重新享受愉快的校園和學習生活,舉例指高小同學翻開書冊首篇文章便是《論語四則》, 內容都是與學習相關,我相信在恢復面授課堂之際,同學反覆誦讀,一定會心生共鳴,領略到當中的智慧。 我希望同學享受學習,欣賞中華文化,活出正向人生。 書冊收錄《論語四則》內容: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 2022年5月12日 · 中學文憑試(DSE)中國文學科開考,只有約1,200名學校生報考,僅佔中文科考生2.9%。. 文學科有兩份卷,分別是命題創作及課文賞析。. 有老師稱作文題目取材貼近生活,學生於「兩張戲票」及「長街燈下」擇一題寫作,字數不限,指發揮空間大,但高分 ...

  7. 2019年3月5日 · 牛津大學出版社及旗下的啟思出版社去年底合辦模擬試,考核中文科及英文科的卷一閱讀及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共有逾100間中學、逾4000人次應考。 有「死亡之卷」之稱的中文科,逾7成人考獲3級或以上成績,歷任中文科及中國文學科公開試閱卷員兼啟思出版社資深中國語文科教科書編者趙偉漢指,雖然模擬試成績比公開試稍高,但很少人取得十分優異的成績,不少人犯下歷屆常犯錯誤。 閱讀卷去年增設12篇指定文言篇章,趙指考生弊病是不熟習課文及未能針對題目所問作答,對文章理解有限,甚至曲解內容,情況嚴重。 而課外篇章文字題亦表現欠佳,趙見過考生太快作答,「望著題目5秒便開始落筆寫」,結果答案全錯;在課外文言篇章的語譯文言句子題目,半數考生答案,連考生自己也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