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日 · 天文台長陳栢緯稱,蘇拉在本港部分地區引發的風暴潮有可能達歷史高位,沿岸低窪地區或嚴重水浸,若蘇拉在本港以南掠過,情况或與2018年「山竹」襲港相若,預計吐露港、維港及大澳將為重災區,其中吐露港水位或達海圖基準面上5米,接近1962年「溫黛

  2. 2023年9月2日 · 風暴潮是熱帶氣旋的風力及低氣壓引致的海水上升現象,若正好遇上天文大潮(即水位因太陽及月亮的引力而上升),災情會非常嚴重。 早前天文台蒐集甲戌風災紀錄,估計當時引起的增水現象達2.83 米,令維港的水位上升至4.88米高,「就算近年破壞力 ...

  3. 2023年9月1日 · 天文台在下午4時45分表示,受風暴潮影響,沿岸低窪地區的水位今晚(9月1日)起將急速上升,可能出現嚴重水浸,最高水位有可能與2018年山竹襲港時相若。 晚上約9時開始,本港東部沿海地區水位會上升,當中吐露港的最高水位預計於午夜時分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5米或更高,比正常潮位增加約3米或以上,最高水位可能達歷史紀錄。 威脅最大的地區包括城門河、大埔、沙頭角、西貢等。 本港各沿岸地區的水位亦會於明日(9月2日)早上約6時開始顯著上升,維多利亞港的最高水位將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米多。 沿岸低窪地區如鯉魚門,比正常潮位增加約1.5米,而大澳水位則會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5米,比正常潮位增加接近2米。 (天文台) 相關字詞﹕ 蘇拉 風暴潮 編輯推介 熱門HOTPICK. 上 / 下一篇新聞.

  4. 2023年7月17日 · 天文台稱,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至少維持至早上7時。 隨後八號信號會否維持將取決於本地風力的變化,以及泰利雨帶的相關陣風會否持續影響本港。 相關字詞﹕ 天文台 編輯推介 天氣速遞

  5. 2023年7月17日 · 【16:21】天文台於下午4時2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預料本港平均風速每小時41至62公里。天文台表示,雖然泰利正逐漸遠離本港,但受其影響,本港西南部離岸海域初時仍會吹烈風,高地風力可達暴風程度。泰利的雨帶亦會間中為珠江口一帶帶來猛烈陣風。

  6. 2023年9月2日 · 【明報專訊】早前香港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科學主任呂旭昇在香港天文台網誌發表一篇名為〈「風炮」的簡史〉的文章,提及在香港正式使用數字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系統(1917年)前,如何向航海人士及本港居民發佈熱帶氣旋消息。

  7. 2023年5月1日 · 陳栢緯解釋,氣候變暖令南海水溫上升,風暴靠近廣東沿岸時有可能急速增強,亦增加預測難度,2021年12月影響本港的超強颱風雷伊,以及去年11月影響本港的強烈熱帶風暴尼格都是例子,當中雷伊更是自1961年以來首個於南海出現的超強颱風,亦是進入南海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