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7日 · 第一步我們讓大腦忘記他們,但光是忘記還不夠,只有忘記的話就只是逃避,而大腦會依稀感受到我們有很多尚未決定、很多尚未處理的任務,雖然不記得是什麼,但記得有很多很多。 這就會成為一種更大的壓力,隱隱覺得自己很多事情沒有上軌道。 所以第二步也很簡單,把那些從大腦忘記,放入紀錄工具的雜事,一一的排上「流程」。 也就是那些當下沒辦法做的事情, 不只記錄下來,更要排入「某一個要做、適合做的時候」 。 這時候大腦就可以真正徹底的忘記他,反正這件事已經在流程中,時候到了再去做就好。 什麼是這樣的流程呢? 可以是「時間」,例如兩天後、下個禮拜處理。 可以是「情境」,例如開會時處理、零碎時間處理、打電話時處理。 可以是「專案」,例如在專案進行到某一步驟時處理。

  2. 2018年7月15日 · 專案進行中總是會有一些意外突發狀況? 這些都是工作可能被打斷的原因。 職場上,被打斷工作很難完全避免,那麼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呢? 或許是: 工作被打斷後,也能很快回到工作狀態。 減少工作被打斷次數,擁有更多專注時間。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職場上的解決辦法。 1. 拆解出工作的詳細步驟清單. 如果工作是一團混沌時被打斷,那大概是最擾人的事情,因為我已經很混亂,被這樣一打斷,等一下我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要從哪裡繼續開始,又要浪費很多時間。 但這一點,大多數時候是可以解決的。 我的解決辦法就是: 「先列出工作詳細的步驟清單」,然後一邊做,一邊確認打勾 。

  3. 2018年5月16日 · 1. 簡單化. 如果這個任務今天覺得沒時間、沒辦法做到,那明天就排出這個任務的「更簡單版行動」來做,依此類推,直到排出真正簡單到我可以做到的行動為止。 例如原本待辦清單上排了個任務叫做「設計報名網頁」,這個任務很難,今天找不到時間且不敢去做,千萬不要把同個任務移動到明天,因為只會一樣的情況重複上演。 於是明天就改成排列出可用文案關鍵字」,這就簡單多了說不定明天就能做到。 而做到的那個時候,我們就踏出了困難任務的第一步。 (可參考: 如何開始一個困難的習慣與工作? 2. 具體化. 如果這個任務今天在待辦清單上時,我怎麼看都沒有想法要動手去做,那明天就排出這個任務的「更具體行動」來做,依此類推,直到排出真正具體到我一看就知道怎麼做的行動為止。

  4. 2016年8月27日 · 1. 沒心情做這件事情? 那就拖延他,去「做其他事」 那麼,來看看我怎麼用拖延對付拖延。 我常常會在要開始做一件表訂之事時,就開始覺得心情低落,缺乏鬥志,當然這些都是藉口,事實上就是我沒心情去做那件表訂之事,這時候怎麼辦? 那就拖延他吧! 我會趕快去找另一件想做的事情來做。 而因為我拖延了原本一件重要事情的罪惡感,我或許會更認真專注去做另外一件想做的事情,而且還把他做得很好! (這通常發生在,工作上有一篇文稿暫時沒心情寫,於是換成去寫一篇部落格文章,結果寫出一篇我自己跟讀者都很滿意的文章。 拖延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完成表訂之事,而是「什麼都沒做」! 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比現在什麼都不做好。

  5. 2013年5月1日 · 是那些被老闆同事客戶家人臨時加到我身上的意外任務嗎? 還是工作上給了過多的負擔讓我根本沒有充裕的時間完成? 可能上述原因都有參與了偷竊時間的計畫, 但在這個可怕的時間偷竊計畫中,真正的主謀卻常常就是 我們自己 。 自己的時間: 「到中午開會前只剩一個小時,我需要一整個半天的時間來好好想這企劃案,所以讓我拖到下午再做吧! 」「結果到了下午時又被臨時插入一個任務,於是理所當然想要把企劃案拖到週末自己在家閉關修煉」「然後到了週末又掙扎著疲累想放假的心情,痛苦緩慢的在不想做的心情下與企劃案搏鬥,反而花掉了一整天的時間」。 覺得自己要安靜無干擾的環境下才能工作,覺得自己必須有充裕的時間才能開始動工,但是什麼時候才能有這樣的時間?

  6. 2020年8月23日 · 關鍵技巧6:建立目標筆記,知道自己可運用時間可做的重要事情. 關鍵技巧7:不是安排生活瑣事或打發時間. 下面我就針對其中的 7 + 1 個關鍵技巧作分析。. 關鍵技巧1:周日安排好下週需要保護的時間. 行動清單的目的,不是要想辦法完成更多事情,而是如何 ...

  7. 2017年3月7日 · 我的經驗是一個資料常常有很多用途,但是資料夾分類強迫資料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上,這就不太符合我的實際使用經驗。 而這也造成怎麼分類都不對,怎麼分類都不完美的窘境,如果硬要分類,就造成分類的焦慮,但實際上並非我們不善於分類,而是知識與訊息本來就難以完美分類,因為 他們是沒有單一定位的 ,同時具有多種用途的。 這時候,一個具備「 Tag 標籤 」的工具,會更適合數位時代的分類需求,例如 Firefox 書籤上的標籤、 Evernote 筆記上的標籤、 Trello 卡片上的標籤、 Flickr 相簿中的標籤,讓我可以在一則筆記上,用標籤標註他的所有用途,讓一則資料可以出現在多個位子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