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除了政府正分別就玻璃飲料容器及塑膠產品容器籌備生產者責任計劃政府可進一步擴大生產者責任制的範圍紙包飲品盒外賣紙杯鋁罐和舊衣物等均屬可回收物料可立法要求相關持份者 (生產商零售商消費者)分擔回收再造棄置的責任例如付費分擔回收成本等以推動市民減廢和養成回收習慣. ‧強制垃圾分類也有助提高回收率,且可減輕回收公司的運作成本。

  2. 2024年4月16日 · 明報專訊環保署資料顯示現時本港每日棄置約3000公噸廚餘佔都市固體廢物約三成是最大的廢物種類但回收率偏低。 去年全港廚餘處理設施共回收6.08萬公噸廚餘,平均每日約166公噸,回收率約5%。 現時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 (O.PARK1)連同大埔污水處理廠,每日共可處理250公噸廚餘。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1月底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稱,去年全港日均回收約166公噸廚餘,即現有設施約66%處理量。 政府過去數月全速將廚餘回收服務擴展至全港公共屋邨,目標於8月在全港213條屋邨 (約1500座樓宇)安裝700部智能廚餘回收桶,覆蓋全港三分之一人口。

  3. 2023年12月23日 · 都市固體廢物總棄置量為406萬公噸按年跌2%平均每日11,128公噸其中廚餘佔30%其次是廢塑膠及廢紙分佔21%及20%。 環團促增重用配套 落實生產者計劃

  4. 2024年4月28日 · 【明報專訊】聯合國為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而召開的第4輪會議將於明天結束,多位專家認為,塑膠回收計劃本身未能解決全球問題,必須從更基本的廢棄物處理問題 手。 是次會議於上周二起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一星期,175個國家及不同團體逾4,000名談判代表商討終結塑膠污染的 ...

  5. 2021年10月21日 · 環保署表示有關最近鳳降村的垃圾山過去一年共收到兩宗投訴內容涉及空氣範疇該署2021年到場調查發現該地段有一個金屬儲存場地若物料堆儲存處理不善可能產生塵埃導致空氣污染問題署方較早前已發出空氣污染消減通知要求在限期內完整遮蓋儲存物料堆規劃署稱該垃圾山所在場地位於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及鄉村式發展地帶已於9月23日對相關者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要求中止在有關場地上的違例發展。 環團批棕地欠政策.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表示,巨型垃圾山7月起湧現,位於廈村、流浮山、橫洲等,以廈村雞伯嶺路一帶規模最大,其中一個面積7.7公頃的工場內堆起9座垃圾山,每座估計高約5至8米、佔地逾千平方米,經向回收業界了解後,懷疑垃圾山屬進口鋁廢碎料,在港分揀、去油、拋光後再轉售外地。

  6. 2019年3月4日 · 針對廢物量持續增加環境局2018年11月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廢物處置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修訂)條例草案》,期望於2019年審議並通過,最快2020年底實施。 新例下市民必須購買有防偽特徵的指定垃圾袋棄置家居廢物。 環境局長:徵費帶動配套. 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表示,立法有助改變市民習慣,但估計不少人起初未能接受,政府需加強教育並做好回收工作。 民建聯議員葛珮帆亦贊成徵費,但關心政府的方案是否切實可行,以及對市民日常生活會否構成影響。 不過,政府被指未做好回收配套便推行廢物徵費。 以廚餘為例,本港每日產生3600公噸廚餘,但一直缺乏回收渠道。

  7. 2024年3月2日 · 明報專訊全國兩會下周召開港區全國政協立法會議員黃錦輝和民建聯的人大政協均擬交提案和建議建議本港與大灣區城市共同處理固體廢物黃錦輝希望可向中央爭取開設綠色通道」,容許受入口限制的本港垃圾運到指定地方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