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夜間課程 相關

    廣告
  2. 政府認可課程, 菜色包括:金華乳豬,叉燒, 燒鴨, 燒腩仔,金錢雞,鴨腳包等. 此課程了解中式食肆的運作與關係,再配合食材的加工準備及烹調工作,

  3. 中六離校生或年滿21歲即可報讀,符合升學及就業需要,最快15個月完成,最高可獲100%學費發還! 上課地點鄰近鐵路站!科目選擇多達14個,熱門科目包括咖啡甜品、幼兒教育、醫療護理、紀律部隊!

搜尋結果

  1. 逃港(即逃亡至香港),香港又名「偷渡潮」,是指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約有一百萬內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這被認為是冷戰時期歷時最長、人數最多的逃亡事件,史稱「大逃港」。 這是一橫跨三十年的逃亡史,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逃港潮,分別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 ...

  2.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3. 當時香港各大報皆以醒目的標題報道:「香港市民大排長龍,到中旅社灣仔分社輪候三天三 購買港穗直通車票。」該分社還聘請四名印度人當門衛,一時傳為佳話。 在國家還未推行改革開放之前,香港同胞回鄉探親或過年,都面對幾個方面的問題,一 ...

  4. 香港華仁書院位於香港灣仔之名校,1987年出產了全港第一個香港中學會考十優狀元盧俊佳,期後亦出產不少十優狀元,香港華仁書院及九龍華仁書院的學生又俗稱為「華仁仔」。華仁書院在1919年12月16日由徐仁壽成立,是香港第一所由華人管理的英文中學。

  5. 中秋之 在維園 小孩子愛玩蠟燭多過燈籠。(1991年9月23日) 一年容易又中秋。中國人重視這個團團圓圓的日子,總會一家人過。而擁有大片草地和球場的維多利亞公園(維園),多年來都成為中秋節享受天倫之樂的好地方 ...

  6. 無 電視財務總監林賜長(左)、無 電視營業經理陳慶祥(右)出庭受審。(星島日報,1976年2月27日) 無 電視高層被指貪污事件不斷,除了陳志雲外,七十年代的接連有兩名高層因貪污被捕,最後被判入獄。

  7. 港產片《歲月神偷》揚威第六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勇奪水晶熊獎「新世代」最佳影片獎,成為首部香港製作電影於柏林揚威。電影折射本港的六十年代,主要於上環永利街取景,那麼到底六十年代時的香港是什麼樣的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