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6日 · 【明報專訊】港股自4月底持續反彈,大有轉向勢頭。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外資經過兩三年對中國投資放緩縮減,重新評估與中國經濟互動經歷的周期,相信已很接近完成。

  2. 2024年4月2日 · 「有分析指內房及相關產業佔內地經濟約20%至25%,新經濟、可持續經濟產業的規模可能只能填補單位數。 」他認為需要內地消費者和中小企業回復信心,較難判斷香港經濟何時會到轉捩點。 指內地處轉型陣痛 成本優勢仍大. 中國經濟近年增速持續放緩,經濟增長目標由10年前「保七」至近兩年降至「保五」,有意見認為內地經濟放緩有人口紅利減少等結構性因素影響,看好新興市場的資金,轉至印度、東盟等增長更快的經濟體。 廖宜建指內地經濟不能再依靠房地產價格不斷上升,目前經歷轉型過程的陣痛,有外資改到印度、東南亞市場,不過外資對內地中長期發展有信心。 廖宜建指出,因為內地市場規模龐大非常吸引,即使4%至5%的增速,也是不少國家的總和。

  3. 16 小時前 · 立法會前議員詹培忠及其子詹劍崙涉2013至2015年間與內地商人馬鐘鴻秘密「賣殼」,案件今日(27日)在區院續審。庭上播放詹培忠的錄影會面片段,詹同意曾「賣殻」給馬,但忘記賣出多少股份。當廉署問詹沽出的4600萬股亞洲資源股份是否賣給馬,詹表示絕無印象,又指「股票要嚟買、要嚟賣 ...

  4. 6 天前 · 【明報文章】全球化產生了各行各業的跨國企業,以全球供應鏈競爭。 但近年全球地緣政治局勢風雲變幻,以哈戰爭、俄烏戰爭及中美關係緊張,對企業的影響日益深遠。 國家對別國企業施加限制,使跨國企業面臨新挑戰。 以下集中討論中美關係,先探討其現象,並列舉案例,解釋企業如何面對日益高漲的風險。 在全球化興起前,企業經營主要局限本土。 企業利用本地土地、勞動力等資源,生產出供本地消費者使用的產品和服務,並依賴本地供應鏈運送。 因此,經營策略和產品設計主要針對本地市場,很少考慮海外市場。 中美角力 對跨國企業帶來挑戰. 信息和通訊技術革命,以及貨櫃和海上航運的普及,大幅降低遠距離交易和協調複雜生產活動的成本,使企業能將生產環節外包到低工資國家。 這種生產階段的國際分離,被稱為「全球供應鏈革命」。

  5. 【明報專訊】國家外匯管理局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直接投資負債增加330億美元,不單較2022年下跌82%,這個用以衡量新增外商投資的指標亦為199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直接投資負債於去年第三季度下降,為1998年以來首次下降,雖然在去年第四季回復正數重返增長,但當季的175億美元新增資金,仍較2022年同期低三分之一。 明報記者 陳偉燊.

  6. 2024年2月4日 · 【明報專訊】內地監管機構近日首提「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並據此推動新一輪股市改革,力圖打破投資者對於內地股市「重融資輕投資」的印象,進而重塑市場生態、提振市場信心。

  7. 2023年10月5日 · 財政司長陳茂波表示,引進的重點企業中約七至八成來自內地,絕大部分業務國際化,又稱引進今輪重點企業時沒提供任何特別優惠條件。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200MB剪報、200個書籤、新聞搜尋器及個人化新聞設定.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