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28日 · 天人合一,或稱天人合德、「天人相應」,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儒、道、釋三家均有闡述。 其基本思想是人類的生理、倫理、政治等社會現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漢朝董仲舒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程朱理學引申為天理之說。 中醫專著《黃帝內經》主張天人合一,其具體表現為天人相應。 《黃帝內經》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靈樞·刺節真邪》),「人與天地相參也」(《靈樞·歲露》、《靈樞·經水》),「與天地如一」(《素問·脈要精微論》)。 認為作為獨立於人的精神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的「天」與作為具有精神意識主體的「人」有著統一的本原、屬性、結構和規律。 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謂「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2. 天地人和,其核心思想为一个“和”字,经过几千年传承,已升华为一种境界,求同存异,对立统一,大同共生,凡得天时、地利、人和者,方可健康长寿。

  3. 2017年10月17日 · 「地」是指萬物藉以生長的地理條件各種物產; 「人」是萬物之靈,要順天地化育萬物。 易經繫辭下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 說卦云:「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

  4. 2015年7月18日 · 何謂禮?禮者天理之節文,天尊地卑,四時有序,禮者,天地之序也。,故百物皆化;序,故羣物皆別。「禮教」應該是「發乎情,止乎禮」、「誠於中,形於外」,感性理性的平衡、內在外在的一致,從有教養的行為舉止,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品格。

  5. 2015年7月24日 · 天地無信,日月星辰失序,四季失調,則萬物不生。 孔子說無信知其可也。 信者先天「元炁」,人無信氣血亂而病,病而亡,靈性則離身。

  6. 推薦 3 收藏 1 轉貼 0 訂閱站台. 「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 自古以來不知多少天文學家,花盡一生的時間去搜集天文資料,也難以了解天體的全貌,但天地真理原則是永遠不變的,很多宗教家也都從無到有談論起,尤其是基督教在『創世錄』第三章第二十九節中談 ...

  7. 2017年3月20日 · 因人列三才之一,可贊天地之化育,天地有所不足,人來補之,尤以佛.聖人,古有女媧補天之說。 天地因人的慾望心,破壞了大自然的平衡理則,也須由人要愛地球保護自然生態,這也是修道者的責任,可贊天地之不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