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30日 · 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總監李德明表示,接收站項目有助支持政府實現減碳目標,增加使用天然氣發電;提升發電燃料供應穩定性,支持香港實踐能源轉型;爭取引入價格具競爭力的天然氣,增加兩電的議價能力。

  2. 2023年6月21日 · 北方氣田是卡塔爾與伊朗共享的世界上最大氣田的一部分(伊朗部分被稱為南帕爾斯),擴建項目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階段是液化天然氣行業史上最大單一項目——北方氣田東部擴建項目(NFE),計劃建設四條液化生產線、耗資287.5億美元,預計2026年開始生產;第二階段北方氣田南部擴建項目(NFS)包含另外兩條液化生產線。 全部投產後,到2027年,卡塔爾的液化天然氣總產能將從目前的7700萬噸/年提高到1.26億噸/年。 對於坐擁世界第三大天然氣儲量的卡塔爾來說,北方氣田擴建項目是其與另一大LNG出口國美國爭奪未來市場份額的核心。 在過去七個月時間里,中石化已經率先與卡塔爾簽署了和中石油內容一致的合作協議。

  3. 根據信達證券研報數據,截至9月14日,歐盟天然氣庫存水平為94.3%,其中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庫存水平高於均值,分別達到94.5%和100%,德國、奧地利、法國、匈牙利等國庫存水平低於均值,基本保持在90%上下。 為了應對此前因俄烏衝突導致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驟減,歐洲各國各自施展“神通”。 來自美國、挪威、卡塔爾、阿塞拜疆和阿爾及利亞的天然氣已成為主要替代。 以法國為例,其從前殖民地阿爾及利亞進口的天然氣量激增,僅在今年上半年增幅就達到92%,至15億歐元。 對此標普全球稱,在經曆了沒有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第一個冬天,歐洲或將逐漸適應,步入一個“新常態”。 但與此同時,歐洲也有聲音認為,“新常態”的代價是降低了工業天然氣的需求,而這隱藏著令人擔憂的挑戰。

  4. 2023年9月26日 · 9月26日,記者從中國海油瞭解到,國內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投產首年累計接卸量突破35億立方米,設計負荷利用率超80%,創國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產首年負荷率最高紀錄,成為保障華東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的重要 ...

  5. 2023年4月12日 · 綜合全球主要諮詢機構的預測,在碳中和約束下,預計國內天然氣在未來20年仍將保持穩步增長,2040年左右達到峰值後逐步下降,到2050年前後天然氣將成為我國第一大化石能源。

  6. 2023年9月9日 ·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9月7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國內首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自2006年投運以來累計接卸量突破1億噸,相當於我國一年的城市燃氣消費量,是國內第一座接卸量超億噸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在 ...

  7. 2023年9月27日 · 為提高“雙碳”背景下液化天然氣能源的綜合利用,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積極構建“天然氣+”新格局,延伸液化天然氣產業鏈長度,規劃了冷能利用、冷水養殖、燃氣發電等項目,深化構建多元化能源體系,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