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18日 · 車站. 若有機會搭上東京山手線不難發現會有JR其他路線的列車與山手線列車連袂進站同一大站月台短暫的月台停留時刻讓雙方乘客可換車搭乘完畢又相偕同時離去好似在同方向的平行軌道競速但過不多久就被佔先看著對方的車尾燈越來越遠而搭乘行駛較長距離的列車每到大站車掌總會以與平常說話稍有不同的語調提醒乘客注意前往什麼地方要在哪個月台換車該接續列車又是幾點幾分開動。 《準點發車》的作者三戶祐子本是主攻經濟議題的記者、作家,原本並非鐵道迷,某一次她反思自己竟然只因鐵路誤點5分鐘而焦躁不已,因此開始探究日本社會大眾視為理所當然的「準點運行」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2. 2021年1月14日 ·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東京都政府經營的大江戶線是行駛於東京的新宿六本木等市中心地帶的地鐵有部分列車延伸行駛至東京23區西北方的練馬區2019年度平均每天約有98萬人搭乘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江戶線列車駕駛被查出確診的首例是在2020 年12月15日之後陸續發現有人確診截至本月4日已知有38人確診人數約是大江戶線駕駛的2成。 確診者及與確診駕駛密切接觸者都無法上班,因此大江戶線2020年12月27日起到本月11日之間,列車班次減至往常的約7成。 東京都交通局表示,38名確診的駕駛都是為了開首班次而下榻位於東京都江東區的宿舍。 寢室是單人房,床單和枕套每天換,但洗手台、浴室、廚房是共用的,同時間多人可使用。

  3. 2023年7月14日 · 在許多往來東京與日光的各型號列車當中,以懷舊氣氛十足的蒸汽火車SL大樹號,最具觀光魅力,復古浪漫、沿途視野亦佳。 雖說若選擇搭乘大樹號,需要在通票之外另購指定席乘車券,但依然值得。 從東京淺草出發,經東京晴空塔線來到下今市後,即可換乘行駛於下今到日光之間的SL大樹號。 每當SL大樹號即將前進日光、噴出陣陣濃煙之際,月台上的乘客紛紛掏出手機留影。 這輛曾經停駛半世紀、在2017年時才復駛的古董級火車,從濃厚機械風格的駕駛室到車廂外觀,都與新式列車大不相同。 作為觀光列車,車廂內除保有昔時風采,也特別設置了無窗式的觀景車廂,一路吹風賞景,著實愜意。 如有興致,也可挑買車上販售的紀念品,或是品嘗在東京已先買好的火車便當。 抵達東武日光站,站外就已是宜於散步的街道,沿街有許多特色餐館與商家賣店。

  4. 2024年4月26日 · 作者|是枝裕和. 譯者|張秋明.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4/04/27. 本書為日本國民導演--是枝裕和自1987年從早稻田畢業開始拍攝紀錄片至今將近30年的創作生涯回顧,長達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包含有紀錄片、電視劇,到電影,內容也逐漸從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轉移到以日常生活片段探索家庭、回憶對人的意義。 除了每一部作品的創作起源、理念,也描述了作品拍攝時遇到的、讓他產生感觸的人事物,以及導演給電視、電影人的建議。 內容節錄.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海街日記》是將吉田秋生同名漫畫拍成電影的作品。 描述中學一年級的異母妹來到三姐妹住的鎌倉家中,一起生活的過程中發生許多事加深了家人間的羈絆。

  5. 2024年4月27日 · 發稿時間:2024/04/27 09:47:5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27 09:47:57)嶺南畫派宗師歐豪年本月25日辭世,享耆壽90歲。. 中國文化大學王子校長聞訊後深表哀痛 ...

  6. 2024年4月29日 · 中文稿. 《一彈千古 - 洪耀紀念展》 28日起來新瓦屋欣賞彈線之美. 發稿時間:2024/04/29 09:56:3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29 09:56:36)為紀念首創彈線藝術去年離世的當代藝術家洪耀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一諾藝術將於4月28日 ()至5月31日 ()舉辦一彈千古 - 洪耀紀念展》,展出多幅不同時期的作品。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章宗耀表示,洪耀獨樹一幟的彈線藝術畫作,曾先後受邀到聯合國、美國國會、德國波昂國家畫廊等重要場合邀展並收藏,十年前在新竹縣美術館展出時也獲得熱烈迴響,歡迎愛好藝文的朋友們前往欣賞。

  7. 2024年4月19日 · 日本JR四國專務取締役鐵道事業本部長長正二說,雙方觀光列車最大共通點是藍色,除了車身以外,搭乘日本「藍吉野川觀光小火車」可以看到藍色河川,搭乘台灣「藍皮解憂號」則是可以看到藍色的海;希望日本觀光列車在台灣多曝光,也會多在日本介紹「藍皮解憂號」,規劃更多合作方案。 台鐵公司表示,「藍皮解憂號」原是普快車,行駛於枋寮與台東之間,2020年底退出營運整修,隔年10月復駛為觀光列車,外觀從「孔雀藍」恢復為原始設計「浪漫藍」。 「藍皮解憂號」是全台唯一沒有空調、可開車窗、有掛電風扇、沒有廣播設備的復古列車,行駛於南迴鐵路,部分路段可見湛藍太平洋。 復古設計與遊程去年獲德國iF設計獎的「服務體驗設計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