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9日 · 毒婦翟欣欣,終於遭到報應了...... 還記得蘇享茂嗎? 那個寒門出身,開發出WePhone的天才程序員,擁有3000萬忠實用户,卻因為一場荒唐且倉促的婚姻,從高樓一躍而下,將生命永遠定格在37歲。 背後的始作俑者,就是他的妻子,翟欣欣。 死者能做的唯一反抗,就是自殺前在App內彈出兇手信息。 6年前,事件曝光,炸翻了整個互聯網,國人震驚、憤怒、痛惜;蘇享茂的家人,將翟欣欣吿上法庭,案子遲遲沒有進展。 隨着時間流逝,人們似乎淡忘了一切。 互聯網沒有記憶,但法律有。 3月31日,翟欣欣“索要千萬逼死老公”一案,在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宣判: “一審判決翟欣欣退還蘇享茂家屬現金、汽車共近千萬,以及撤銷翟欣欣海南、北京兩套房產的個人所有權。 儘管,對方可能這麼容易就範。

  2. 2024年5月14日 · By admin. 2024-05-14. 與比爾·蓋茨分手三年後, 梅琳達·弗倫奇·蓋茨 宣佈將退出蓋茨基金會 。 當地時間週一,比爾·蓋茨的前妻梅琳達·蓋茨在社交平台上表示, 已決定辭去基金會聯合主席的職務,6月7日將是她在該基金會的最後一天。 自成立近25年來,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已經成為全球最強大、最具影響力的捐助組織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基金會。 該基金會一直致力於解決貧困、全球健康和不平等問題。 目前,共擁有2000多名員工。 比爾·蓋茨 和 梅琳達·弗倫奇·蓋茨 為 基金會的聯席主席、董事會成員,馬克·蘇茲曼為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 兩人累計捐款595億美元. 2000年,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成立。 自成立以來,該基金會已支付總計776億美元的贈款。

  3. 2024年4月4日 · By admin. 2024-04-04. 沒想到,風風火火短劇浪潮下,吃到最大紅利的不止影視公司,還有某國貨美粧品牌。 在連續4個月的大升下,4月2日,韓束母公司上美股份股價盤中一度摸高到52.4港元,相比去年12月的低點18.8港元,已經上升了近200%。 靠着在抖音上對於短劇的瘋狂投入,一度過氣的國貨美粧品牌,又活過來了。 但不少投資短劇行業的公司,卻並沒有那麼滋潤。 01. 在2022年,韓束品牌母公司上美股份還在經歷營收、利潤、毛利三重跌,導致業界對其信心大降。 然而到了如今,情況出現了巨大逆轉。 2023年,上美實現營收41.91億元,同比增長56.6%;淨利潤為4.61億元,同比增長213.5%。

  4. 2024年3月3日 · 日誌. 格隆匯. 咪蒙日賺千萬,但不值得吹捧. By admin. 2024-03-03. 今年春節檔被討論最多的女人,除了賈玲,大概就是咪蒙。 如果長時間混跡互聯網,那麼對於“咪蒙”這個名字會太陌生。 被稱為“自媒體教母”的咪蒙, 2019年退出江湖之後,並沒有徹底離開互聯網這個陣地。 近兩年,咪蒙又帶着短劇捲土重來。 今年春節,短劇市場持續火爆,整個假期收入超過8個億,其中的“最大贏家”咪蒙也再次成為焦點。 01. 今年,毫無疑問短劇的一年。 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相比2022年已經增長了267.65%。 剛開年第一部爆劇,也是一部演員全都名不見經傳的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

  5. 2024年4月27日 · 01. 先想想怎麼搞錢. 臨近畢業季,表弟在羣聊裏説自己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尤其在社交平台上看了別人分享的經驗後,更迷茫了。 因為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迷茫好事,説明小夥子終於開始思考了。 應屆生明面上有三條出路:考研、進體制內、去私企。 説三個,其實就倆。 除了醫學之類的特殊專業,讀研等於把問題往後退,過兩年還是要選擇後兩者。 在過去,大學生畢業肯定優先找工作,考研次一級的選擇。 本人2017年畢業的,印象中同屆校友、往屆學長,選擇考研的確實少數,大家基本都大三就開始找實習,早點積累工作經驗。 這也符合下面圖表中的數據。 但最近幾年情況反過來了。 恰好也是從2017年開始,中國考研人數以十分誇張的速度暴增。 今年雖然降了點,但依然高達438萬。

  6. 2024年4月3日 · 一、知名基金經理最新動態. 170億知名女基金經理離職. 4月3日早間,圓信永豐基金髮布公吿,公司副總範妍因個人職業發展原因離職,也同時卸任所管理的8只基金。. 目前8只基金已經分別由研究部負責人陳臣、汪萍、胡春霞等其他基金經理分別接任。. 範妍 ...

  7. 2024年1月29日 · 1. 一份很有意思的數據. 近幾年核心資產持續下跌,2021年2月18日以來,茅指數成分股平均跌幅47.22%,其中格力電器股價跌幅31.44%。 2023年茅指數成分股平均跌幅12.65%,格力電器逆勢上升5.57%。 2021年以來滬深300持續下跌,破紀錄的連跌3年後,2024年至今並未止跌,讓股民有種強烈的窒息感。 這兩天網絡上有份統計數據頗有意思: 2023年滬深300指數下跌11.38%,美股納斯達克上升43.7%。 煙村放牛郎對美股和A股的升跌結構進行拆解,結論卻讓人意外: 1.美股的尾部公司,正在經歷深度熊市。 在牛市中的美股,2023年依然有近一半的個股下跌,且深度下跌的個股遠多於A股,整體的下跌比A股更猛烈,尤其跌幅大於70%的個股佔到了美股的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