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嫦娥一號 是 中國 的首顆月球探測器,其以 中國古代 神話 傳說人物 嫦娥 命名。 嫦娥一號於2007年10月24日( UTC +8 ,下同)在 西昌衞星發射中心 搭乘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 順利發射升空。 嫦娥一號的總重量為2350千克左右,尺寸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太陽能電池帆板展開長度18米,壽命大於1 年 。 該探測器的主要目的是獲取 月球 表面的3D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佈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 嫦娥一號是中國 嫦娥工程 的第一階段任務,自2004年1月立項,第一階段耗資14億 人民幣 。 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硬着陸於月球預定地點 [1] 。

  2. 2023年5月30日 · 航天駕駛員是 載人太空飛行器 上負責太空船操縱、控制的太空人,主要承擔對太空船的監視、控制和管理,飛航計畫的執行、太空船的交會對接、飛行安全的保障等任務。 [12] 航天飛行工程師 [ 編輯] 航天飛行工程師是載人太空飛行器上負責太空船運行管理、設備維護和維修的太空人,具有較深厚的太空船相關專業背景和工作經驗,主要承擔太空船在軌系統/設備等的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等任務。 [12]

  3. 2020年12月5日 · 中國嫦娥登月 人類探月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自2013年12月2日至今,中國在七年時間內已經三次發射「嫦娥」登月。. 其中嫦娥四號在月亮背面登陸 ...

    • 2 分鐘
    • 嫦娥一號航天員1
    • 嫦娥一號航天員2
    • 嫦娥一號航天員3
    • 嫦娥一號航天員4
    • 嫦娥一號航天員5
  4. 2021年6月22日 · 從「嫦娥一號」探月工程到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香港科研團隊近年在國家多個重大航天項目中均有所參與。 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2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香港科研團隊所得的成就,離不開國家與香港的大環境,亦得益於「一國兩制」的 ...

  5. 2021年6月17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乘神舟十二號飛船成功飛天,成為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首批入駐人員,開啟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從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的神話傳說,到屈原《天問》、李白“舉杯邀明月”的文學想像,自古以來,飛離地球、遨游太空就是中華民族的夢想之一。 為了圓夢,一代代中華兒女在實踐中探索著飛天之路。 當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卸任神舟飛船總設計師多年的戚發軔院士第一次有機會在現場看飛船發射,他的眼眶一度濕潤了,但面對記者,他卻退到一邊,把接受採訪的機會留給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年輕的女總設計師容易,還笑著說:“看見她,就容易了! 事非經過不知難,面對載人飛天的巨大挑戰,談何容易! “神舟”團隊就是這樣頂住壓力,把困難變得容易,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6. 其他人也問了

  7. 嫦娥一號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衞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

  8. 2022年10月3日 · 本次共選拔12至14名預備航天員,包括航天駕駛員7至8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共5至6名,其中,載荷專家2名左右。 航天駕駛員在陸海空三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航天飛行工程師在從事航空航天工程及相關領域專業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中選拔,載荷專家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