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子宮檢查 相關

    廣告
  2. 電話:31623968 婦科檢查由女醫生負責,令你倍感安心. 多項婦科檢查項目,乳房造影、盤腔超聲波、柏氏子宮頸細胞塗片檢查等,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6日 · 家計會本月推出全新的合併子宮頸篩查檢測服務,將人類乳頭瘤病毒(即HPV病毒)的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測(液基薄層柏氏抹片)合併,為30歲或以上婦女提供靈敏度較高的癌前病變子宮頸篩查服務,能於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每次收費750元。

  2. 5 天前 · 子宮肌瘤,又名子宮纖維瘤,多出現在中年婦女身上,是十分常見的婦科病。 大部分子宮肌瘤是良性,且生長緩慢,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低於千分之五,很少致命。 子宮肌瘤成因尚不明確,但有研究顯示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有關,例如服用含有雌激素藥物如避孕丸,以及肥胖、壓力等,均可能影響雌激素分泌,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 徵狀:月經量過多 或有經痛. 子宮肌瘤患者大多沒有病徵,通常在照超聲波檢查時發現;常見病徵包括月經量過多,少數患者可能會有經痛。 如果子宮肌瘤很大,可能會引起腹痛,甚至腹部隆起。 如果肌瘤壓着膀胱則會令患者有尿頻的感覺。 此外,肌瘤大小及位置,也可能影響生育。 懷孕時,子宮肌瘤可能會增長,容易引致流產或早產,亦可能引起腹部劇痛或胎位異常。 影響生育、壓附近器官 或需割除.

  3. 2020年7月6日 · 【明報專訊】香港每4個女性便有1人患上子宮肌瘤,不少患者飽受「血崩」煎熬,甚至貧血、暈眩、尿頻、凸肚腩。 然而,超過50%患者卻毫無徵狀,肌瘤隨年月增大而渾然不知。 而一直被認定為良性的子宮肌瘤,近年醫學界發現有「變惡」風險。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4. 罕見婦科癌 徵狀相似 療法大不同. 【明報專訊】女性常見癌症中,子宮體癌排名第4、卵巢癌排名第6、子宮頸癌排名第9;而這些常見婦科癌中,有些個案較為罕見,腫瘤同樣生於卵巢或子宮,徵狀也相似,但治療方案卻大不同。.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 ...

  5. 2024年1月11日 · 衛生署高級醫生李縈指,經篩發現的子宮頸癌確診個案中,約有8成為第一期,而非透過篩查確診的子宮頸癌患者中,僅有兩成是第一期。根據衛生署最新資料,2021年錄得596宗子宮頸癌新症個案,當中逾4成已屬晚期。

  6. 2024年5月11日 · 港聞二. 癌樣本組織濺未用器皿 誤切子宮歸因設備擺放 博愛無提人為疏忽 社協促公院一併檢示. 【明報專訊】博愛醫院今年初混雜兩病人化驗樣本,導致59歲病人誤診子宮內膜癌,錯誤切除子宮等部位。. 該院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發現職員處理一名癌症 ...

  7. 2024年3月16日 · 立法會醫衛界議員林哲玄說,化驗出錯極其罕見,子宮切除術是大手術,令事主承受不必要後果,情况不理想。 他說若逐個樣本化驗,做完一個才做下一個,理應不會有錯,需了解化驗師是否沒跟足程序,抑或本身程序有漏洞導致。 對於東區醫院事故調查報告建議可行情况下分開處理同類型樣本,林哲玄稱執行上有難度,例如事發的日間婦科中心採集不少子宮樣本,送往實驗室的樣本都是相若類型,難完全分開處理。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 彭鴻昌 林哲玄 醫管局 子宮內膜癌 醫療事故 博愛醫院. 上 / 下一篇新聞. 照超聲波無恙 院方稱病理報告「黃金標準」 患癌宜早動刀. 話你知:北院東院有前例 報告倡分開處理樣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