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日 · 孔繁毅亦稱計劃非單純幫助師弟妹入大學更重要是教識他們面對挫折舉例指有師弟入讀港大醫學院後一直希望從事科研但誤以為醫科滿足不了其要求一度要求轉到美國讀科學,「我約埋袁國勇教授去見佢同佢解釋日後發展機會」,最終令師弟回心轉意亦為醫學院挽留人才。 周智美憶述,曾有一名師妹希望負笈英國修讀英國文學,但父母則希望她留港,周笑言自己在處理上都「人格分裂」,「我亦為人家長,當然明白唔想子女離開自己的感覺;但作為佢師友,亦知道佢到外國會有更好發展」,她最後向師妹分析各方利弊,供她作出最好選擇。 吳燕安認同指青春期學生與父母意見相左時,「需要另一個大人意見來肯定自己想法」,因此舊生的定位便類似一個朋友角色陪伴傾訴。

  2. 2024年5月20日 · 本港正處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季節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預料RSV個案將持續上升7月至9月左右將達到高峰呼籲高危市民及早接種RSV疫苗將感染及併發風險降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指期望政府盡快 ...

  3. 2021年10月30日 · 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港大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今30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在評估下降接種年齡時要考慮目前香港已清零但或會有變種病毒走入社區兒童亦應該接種疫苗而且兒童有機會感染後傳染給家人令長者有機會感染影響長者的保護力孔繁毅表示目前年輕人在接種復必泰疫苗後出現心肌炎的比率較低在100萬劑疫苗中有逾100宗個案有關數字 較美國多出5倍 ,相信是因為香港的監察緊密,但他指出9成個案均好快康復。 他補充,接種一劑疫苗的保護力只有 3 成7,接種兩劑的則有8成7,相信接種一劑的青少年,在兩、三個月後,亦要再接種多一劑才有保護力。

  4. 2023年10月7日 ·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床教授孔繁毅今7日表示本港目前正處於夏季流感季節尾聲個案開始回落但新冠個案則有上升趨勢估計緊接下月會出現新一輪新冠疫情高峰而瑪麗醫院近日亦有45宗新冠嚴重個案建議75歲以上長者長期病患者免疫力低的人士曾接受移植或癌症病人等每年最少要打一針加強劑以降低感染後患重症或死亡的風險。 TOPick診症室. 【TOPick診症室】20歲女大學生減肥成癮 同時患上厭食症及暴食症. 他又稱,新冠疫情打亂流感爆發時間,將流感季節稍為延後,意味兩種病毒日後會梅花間竹,每半年輪流爆發一次,強烈建議長者,尤其院舍和有長期病患者,以及兒童先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以加強抗體,待下月有新款新冠疫苗面世後再接種加強劑。

  5. 2023年11月1日 · 孔繁毅表示政府正採購新一代XBB新冠疫苗惟預料疫苗到港時已出現新一波感染他引述研究稱高危人士在出現病徵三日内服用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住院率或死亡率可顯著下降約9成籲高危人士包括長者曾接受器官移植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等除考慮接種新一代疫苗外一旦受感染應儘快求醫孔繁毅指以瑪麗醫院為例近一兩星期多了新冠重症患者入院部分人要入住深切治療部強調治療時間十分關鍵越早求醫及服食抗病毒藥物效果會越好。 學會又引述一項國際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香港約1600多名曾經或懷疑曾感染新冠病毒的受訪者中,超過4成半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未有求醫,包括因為不擔心症狀的嚴重程度等。 調查亦發現,約4成受訪者因為憂慮藥物有副作用等,只會在病情變得非常嚴重時,才會服用新冠口服藥。

  6. 2023年1月14日 ·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內科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表示本港有83%市民接種三針新冠疫苗已知感染人數有250萬真正感染數字可能是500萬或以上混合免疫屏障高估計未來數天的確診宗數會再下跌顯示疫情基本上已過去下周一起如果檢測Ct值為35或以上會被界定為陰性孔繁毅說Ct值35或以上的病毒量很低沒有傳染風險認為目標最終是取消隔離令。 他指, 於科學上有足夠條件有足夠條件推行,認為政府計劃觀察農曆年及新年的情況下,再加以實施。 他指, 農曆新年後,可考慮放寬院舍探訪,學校師生亦可毋須快測,以便社會復常。

  7. 2022年2月7日 ·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相信本港的確診宗數會再上升需一段時間後才會回落又指個案的上升或與過年期間的跨家庭聚會等有關相信隨著當局將社交距離措施和感染控制措施加辣情況將會有改善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今早接受電台訪問時指確診個案以幾何式上升積極考慮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詳情即看: 【下一頁】 孔繁毅今早(7日)接受電台訪問時指,相信本港的確診宗數會再上升,一段時間後才會回落,又說目前有過百宗源頭不明個案,當局需要要再作追蹤,形容疫情嚴峻,認為本港要堅持圍堵及動態清零策略,目的是有更多時間增加市民的疫苗接種率,希望可以未來一至兩個月時間可以有逾9成打針率,料世衞有可能有幾個月後,會將全球的大流行都可能會下調至風土情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