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中文名. 孔繁毅. 工作单位. 香港大学医学院. 孔繁毅在接受CNN采访时说:“如果看看香港的数据那么就控制传染而言戴口罩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孔繁毅说:“它不仅能降低新冠病毒病例数量还能减少流感病例。 ”他说:“事实上现在正是流感季节而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流感病例。 ” [1] 孔繁毅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传染病专家

  2.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 概览
    • 人物简历
    • 主要学术成果
    • 逝世与纪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孔繁(1930年6月—2019年10月16日),男,汉族,山东东平人,1946年11月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中国当代哲学史家、思想史家、宗教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历任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 ,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国际宗教史学会终身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

    孔繁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工作,曾任《文史哲》主编,《世界宗教研究》主编,《国际儒学研究》主编。为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中国宗教史(儒释道)和世界宗教史的研究做出过开创性的工作和贡献。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孔繁于2019年10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工训练队;

    194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3月至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秘书处;

    949年5月至1949年10月:第二野战军前委秘书处;

    1949年11月至1954年8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机要科;

    1954年9月至1958年8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主要荣誉

    孔繁是中国当代哲学史和思想史家,宗教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基金会原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国际宗教史学会终身会员。为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中国宗教史(儒释道),世界宗教的研究做出过重要的、开创性的工作和贡献。 多次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圣巴巴拉大学,法国法兰西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人文学院,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地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主要论著

    独著 《魏晋玄学和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魏晋玄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孔繁哲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合著 《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64; 《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8; 《儒学通论》;等。

    主要论文

    “要恢复中国哲学史的科学研究”(刊于《文史哲》1980年第一期); “中国哲学史研究与唯物史观”(刊于《学习与研究》1982年第二期); “论封建主义的哲学基础”(刊于《学术月刊》1980年第八期); 儒学的历史地位和未来价值”(本文是为中国《人民日报》和韩国《东亚日报》于1994年8月于山东曲阜召开的“孔子思想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所作。会后于1994年9月19日《人民日报》学术版摘要发表。并于1994年10月由韩国《东亚日报》译成韩文编入《孔子思想与21世纪》论文集出版); “孔子的平等思想与儒家的传统”(刊载于1989年4月齐鲁书社出版《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孔子基金会,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编辑); “孔、孟的德政、仁政思想及其对后儒的影响”(刊于《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出版); “孔、孟之间的儒家传承”(刊载于人民出版社之《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任继愈主编,孔繁等撰写,1983年10月出版,1998年5月再版);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刊载于人民出版社出版之《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任继愈主编,孔繁等撰写,于1983年10月初版,1998年5月再版); “孙武评传”(刊载于1984年齐鲁书社出版之《中国古代哲学家评传》第一卷); “韩非的法制和哲学思想”(刊载于人民出版社出版之《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任继愈主编,孔繁等撰写,于1983年10月出版,1998年5月再版); “《人物志》初探”(刊载于《人文杂志》1982年第二期); “东晋南朝文人之调和佛、儒思想”(刊载于《中原文物》,《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及佛教艺术讨论会论文选集》,1985年出版); “魏晋玄学言、意之辨与文学创作”(刊于《孔子研究》1986年第10期); “玄学对音乐、美术思想的影响”(刊于《文史哲》1987年第五期); “从《世说新语》看清谈”(刊于《文史哲》1981年第六期); “刘勰与佛学”(刊于《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四期); “《文心雕龙》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刊于《东岳丛书》1981年第五期); “李白和道教”(刊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四期); “慧能“顿悟”说之评价”(刊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一期); “苏轼和道家(道教)”(刊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一期); “苏辙和道家”(刊载于《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陈鼓应主编1994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理本体之建构”(刊载于《国际儒学研究》第七辑,1999年出版); “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章炳麟的哲学思想”(本文写于1963年,刊登于《中国哲学史》第四册,任继愈主编,高校文科教材,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和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刊于《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3年第12期); “章太炎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变迁之评价”(刊于《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二期); “胡适对清代“朴学”方法的总结和评价”(刊于《文史哲》1989年第三期); “读《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侯外庐同志逝世周年祭”(刊于《纪念侯外庐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本体论玄学之发现—《魏晋玄学论稿》”(刊于汤用彤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国故新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新编—自序》”(刊于《孔子研究》1992年第三期); “为“抽象继承法”正名”(本文为1997年于河南召开的“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而作); “论儒教伦理与现代经济伦理”(为中国《人民日报》社和韩国《东亚日报》社于汉城召开的“九六国际学术会议”而作。会后收录于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之《东方思想与社会发展》论文集);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本文写作于1973年,刊载于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之《中国哲学史》第四册,任继愈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刊于《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五期); “龚自珍的社会批判思想和反侵略思想”(收录于《孔繁哲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 “龚自珍的社会改革思想”(本文收录于《张岱年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 “龚自珍的今文经学思想”(刊于《国际儒学研究》第四辑); “龚自珍的佛学思想”(刊于《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三期); “魏源的社会改革思想和哲学思想”(刊于《中国哲学》第二辑1980年3月出版); “魏源的今文经学思想及其对汉代今、古文经学之辨析”(刊于《河北学刊》1998年第六期); “中国近代早期变法思想简论”(刊于《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文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丛刊》1982年第三集); “读康有为的《春秋董氏学》”(刊于《董仲舒与儒学论丛》,1996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谭嗣同与佛学”(刊于《中日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论《仁学》”(刊于《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初期儒家人论及儒家人论与近代史上之演变”(刊于《国际儒学研究》第六辑,1999年出版);

    2019年10月16日17时26分,孔繁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90岁。10月20日,孔繁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送花圈悼念。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副院长王景清,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书记赵文洪,著名宗教学家和印度学家黄心川等送来花圈或亲临追悼会场表示悼念。中央组织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人事教育局、离退休干部局、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均送花圈或派代表亲临追悼会场表示悼念。著名学者吴云贵、杨曾文、卓新平等,以及孔繁先生的子女和亲属,生前故友、同事和学生等专程赶来送别。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8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29日),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 孔子 第74代孙。. 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 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 1979年,国家要 ...

  4. 本 名. 孔繁灏. 字. 文渊. 号. 伯海. 出生地. 山东曲阜. 出生日期. 1804年. 逝世日期. 1860年. 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袭封 衍圣公 。 三十年 (1851年),清文宗即位,孔繁灏进京庆贺,陛见七次,获赐御撰《朱子全书》、《 渊鉴类函 》、《历代通鉴辑览》等三十二种,及文宗亲题“德齐万载”匾额一幅。 同年, 洪秀全 起事,席卷 华南 。 孔繁灏积极捐输,支援清廷。 咸丰三年 (1854年),清文宗至太学行临雍大典,释奠先师 孔子 ,孔繁灏率领颜、孟、曾等姓 五经博士 进京陪祀。 钦赐朝帽朝衣缎匹等,晋 太子太保 ,赐给御制诗章。 同年, 捻军 兵临 曲阜 ,孔繁灏亟令守卫百户,小心防范,加意巡查。

  5. 0. 孔繁峙. 播报 上传视频. 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原副主任. 孔繁峙1953年2月出生河北省 饶阳县 人。 1969年8月参加工作,1971年12月入党,大学学历,副研究馆员。 曾任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 中文名. 孔繁峙.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53年2月. 职 业. 副研究馆员. 出生地. 河北饶县. 目录. 1 简历. 2 事迹. 老局长孔繁峙:视文物安全为生命. 从不麻烦别人,对别人热情相助. 每年除夕都在文物古建中度过. 简历. 播报. 编辑. 曾任北京市文物出口鉴定组组长、 北京市文物局 文物处副处长、办公室副主任、文物商店党总支书记。 1989年7月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6. 据当时中共河南省委统计,豫南建立的基层党支部为全省总数的1/3,党员人数为全省总数的近1/2。. 张国焘不顾事实,认定豫南特委 执行 的 “完全是富农路线与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将孔繁立定为改组派“,以通知到边区开会为名加以扣留。. 1932年3月,孔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