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25日 · 作息盡量有規律. 有些人由於擔心失眠,早早上床睡覺;同時,也有人因為害怕睡不着而推遲上床睡覺的時間。 這兩者都沒有好處,它可能還會造成一種「睡眠時差」。 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規律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這一點很重要。 6. 練習正念. Guy Meadows建議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比如公園的長椅上,靜靜地練習正念(Mindfulness),感受一下周圍的一切:比如,微風、樹木、感受自己的呼吸。 正念有助於晚間的睡眠,並驅逐負面情緒。 7. 想想對你最重要的事. 許多失眠人士為了能睡好覺甚至停止了正常生活,他們減少與朋友聚會,也害怕乘搭早機,專家建議不要這樣做,反要如常生活,專注於那些對自己更重要的事,即使沒睡好覺也沒關係。 這樣就不會再憎恨失眠,心情也減少了掙扎,增加了睡好覺的機會。 8.

  2. 2019年3月17日 · 人有三分一的時間都在睡眠有人晚晚深睡發夢到天光也有人眼光光到天光」。失眠可以是睡不着也可以是睡得不好有醫生分享持續失眠可能與緊張焦慮抑鬱等情緒病有關患者應及早求醫才能真正解決失眠問題

  3. 2021年9月18日 · 岐黃景略中醫診所中醫師林庭濤指出,身體需要多長的睡眠人人不同,最重要的不在時間長短,而在於能否恢復精力,不用硬性規定睡眠時間的長短,而是應該容讓自己睡到自然醒。 如果睡了9小時仍覺疲倦,就是睡得不足;只睡6.5小時已經自動醒來,日間能夠精神奕奕,則對身體來說已經足夠。 幾點上床休息最好? 他稱,從中醫的角度看,在晚上11時前就寢為佳。 因為人的氣血跟太陽同步,太陽升起,氣血也上升,保持頭腦清醒及身體活動。 隨着太陽上到中天,氣血也升發到極點,所以中午應是最活躍、工作效率最高。 太陽西降,氣血被太陽所牽引向下,活動性減低,腦轉數減慢,普遍感到較疲乏睏倦。 到晚上9至11點之間,最理想是順着身體的意思就寢,也是最易睡着的時間。

  4. 2021年3月20日 · 起床後做些帶氧運動,如緩步跑、行山或踏單車,改善血脈循環,當血液有足夠的營養,手腳四肢亦得到養份滋養時,身體就會感覺比較精神有活力. 減少進食太多寒涼、生冷食物,避免阻礙脾胃吸收功能. 作者:吳霆俊. 責任編輯:周美好. (節錄) 【原文: 睡得多仍疲累渴睡? 長期嗜睡可致提早衰老 (收費文章)】 欄名 : 知多啲.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若每日睡覺超過12小時,醒來後仍覺睏倦,想繼續睡,或是無論工作還是日常生活,一坐下來就會入睡,這些都屬嗜睡現象。 註冊中醫師徐思濠認為,嗜睡的原因源於腎精不足,導致無精神。 嗜睡的人當中,一種為先天不足.

  5. 2020年10月8日 ·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20/10/08 16:52. 分享: 【孕婦保險準媽媽求懷孕保障 高端醫療保險產科保障夠唔夠? 產科保障僅限於高級別的醫療保險計劃? 市場上沒有純粹的產科保障,它必依附於醫療保險。 因為懷孕在某程度上是可預測及計劃的(對部分人來說)。 雖然市場上也有少數保險公司的高端醫療保險,在其基本計劃內已包含產科保障,但是保費很高,例如安盛寰宇特選 II 醫療計劃—特級及保柏環球精英醫療計劃,可謂高端中的高端。 事實上,多數醫療保險產品都不包括產科保障,有部分容許受保人以自選形式,額外加保費享有產科保障,例如保柏Bupa Hero非凡自願醫保、保誠「摯為您」優悅醫療等。 消費者要留意,保險公司有可能要求受保人同時自選門診或牙科保障,才可享產科保障。

  6. 2018年10月20日 · 【賠償範圍主要分兩大類】 1)「準母親產前產後的保障」 包括懷孕併發症,住院現金保險,甚至身故保險賠償,例如懷孕第三期胎死腹中、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入住深切治療部、因醫療情況引起之合法人工流產等等。 2)「新生兒的保障」 包括腦積水、顎裂、嚴重初生期黃疸、因早產而入住深切治療部、即時接受新生兒保育箱護理等等。 即使投保時已知是雙胞胎甚至多胞胎,生產後每個新生兒都有獨立的保障。 如在分娩過程中,因香港或澳門的醫生或醫院疏忽直接導致準母親身故或永久完全傷殘,或導致新生兒身故,保險公司將會支付一筆賠償金額作為恩恤。 【不保事項】 不保事項這是每位準媽媽在投保前必須細閱的部分。 常見不保事項有人工受孕懷孕、任何受保前已存在的情況、自願終止懷孕、美容手術等。

  7. 2021年3月13日 · 五大穴位幫你醒醒神!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3/13 13:00. 分享: 打工仔易緊張,工時長、常OT又晚睡,久而久之更有機會釀成失眠,成為身體、精神變差的一大成因。 若打工仔上班時精神恍惚難專注,又昏昏欲睡,註冊中醫師陳綺琪指可以做些穴位按摩「急救」。 每日起床後、工作時、入睡前都可按5至10分鐘,用指腹揉按,或用手指關節按壓都可,以刺激穴位,對難以集中、健忘、失眠等人士有幫助。 1.百會穴:兩耳尖往頭頂連成一綫,再從鼻樑往上連綫到後腦,兩綫交叉點處。 2.四神聰穴: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距1吋處,共4穴。 3.神庭穴:前額髮際綫,正中直上量約半吋處。 4.本神穴:神庭穴左右兩旁約3吋處,共2穴。 5.太沖穴:在腳拇趾、次趾夾縫正下方,約兩指距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