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8日 · 30萬人患抑鬱症?. 情緒病原因、抑鬱症測試及自救貼士. 作者: 醫療健康資訊團隊. 2021-10-18. 健康資訊. #健康專題. #抑鬱症 #醫療健康資訊團隊 #情緒病 #抑鬱症測試. 分享. 抑鬱症 (又稱憂鬱症)是常見的情緒病,單以香港為例,便有超過30萬名抑鬱症患者 ...

  2. 2020年1月29日 · 政府推出的「自願醫保計劃」(Voluntary Health Insurance Scheme,簡稱:VHIS)在今年四月剛剛正式實施。. 在此醫保計劃內,各大保險公司將會推出兩項認可產品:【標準計劃】 及 【靈活計劃】供市民購買。. 不同保險公司提供的個人醫療保險計劃看似大同小異 ...

  3. 2021年9月6日 · 4個偏頭痛舒緩建議. 偏頭痛可持續多年能治癒,患者會是單側/兩側間歇性出現劇烈頭痛。 由於女性生理期和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較大,而且較易受情緒和壓力影響,所以女性較多出現頭抽痛問題。 要預防和改善頭抽痛問題,以下4種舒緩偏頭痛方法都幫到你: 補充4種營養 舒緩偏頭痛. 偏頭痛成因與身體缺乏某些營養有關,這些營養雖可以從飲食中吸收,但都市人生活繁忙、飲食不均,難以全方位補充營養,因此適當服用保健品,是偏頭痛舒緩法之一。 健康網購 health.ESDlife精選以下保健品,助你補充身體所需,舒緩偏頭痛問題: 維他命B – 維他命B及葉酸有助解低引起偏頭痛的高半胱氨酸. 鎂 – 有助平衡荷爾蒙,從而釋放壓力,並可調整血液循環和放鬆肌肉. 鈣 – 有助穩定情緒、改善失眠和舒緩頭痛問題.

  4. 2021年11月18日 · 今次為大家簡介亞氏保加症及自閉症的分別、亞氏保加症特徵及自閉症狀的不同、香港哪些地方可接受亞氏保加症測試,讓你更了解亞氏保加症! 亞氏保加症成因是什麼? 比較亞氏保加症和自閉症分別. 美國精神科學會將亞氏保加症和自閉症歸類為「廣泛性發展障礙」。 至於亞氏保加症成因是什麼,目前尚未有定論,一般認為與腦部發展及遺傳有關,而且以男性患者較多(男女比例為4:1),不過與心理及家庭教育問題無關。 亞氏保加症與自閉症雖然同歸一類,但兩者的症狀有一些分別: 資料來源:協康會. 返回目錄. 如何評估亞氏保加症/自閉症? 亞氏保加症特徵及自閉症狀頗為相似,同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尤其影響小朋友建立人際關係和社交生活。

    • Q1:我還年輕,毋須太早去驗身?
    • Q2:體檢應該一年一次嗎?
    • Q3:入職前身體檢查,與年度驗身有何分別?
    • Q4:身體檢查前要戒口嗎?
    • Q5:驗身報告等幾耐?可以自己睇報告嗎?

    A:好多人以為「後生細仔」毋須驗身,這些事等老了以後才做吧!年輕一代工作壓力大、生活也多姿多采,近年心臟病、糖尿病及高血壓都有年輕化趨勢,這些起初不易察覺的疾病,一旦發現病情已經很嚴重,及早檢查是及早預防的有效方法。 此外,部份癌症如乳癌和大腸癌,與基因有密切關係。如你有癌症家族史(例如父母、祖父母輩曾患癌症),就要盡早接受癌症指標測試,甚至遺傳性癌症基因篩查。即使身體未有出現癌細胞,仍可透過基因推算特定癌症的基率,定期驗身配合調整生活習慣,盡可能減低誘發癌症的風險。 返回目錄

    A:一般建議每年一檢,亦可按照個人身體狀況,如身體出現異常或疑似病徵,就應該提早接受身體檢查;如你是高或高齡人士,則應每半年做一次身體檢查。而大家也聞之色變的癌症,由於癌細胞有發展週期,可因應不同癌症的發展週期而安排接受身體檢查: 1. 大腸癌: 50歲以上人士應隔1-2年做一次大便隱血測試/大腸癌症指標測試(CEA);每十年便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2. 肺癌: 雖然從最初病變到確診癌症最少要 5 年,但由於肺癌死亡率極高,所以有抽煙習慣、常吸二手煙或煮食油煙的人士,每隔2-3年便要接受X光平片/照聲波檢查 3. 肝癌: 乙型肝炎好普遍,大概每12人就有1名患者,其中1/4患者會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由於40歲以上男性及50歲以上女性的病發率較高,所以應定期驗肝;患過肝炎或是肝炎帶菌者,更應每6至...

    A:許多行業(如社工、醫護、職業司機及飲食)都需要做入職前身體檢查,檢查項目比較「大路」,例如體格檢查、病歷查詢、胸/肺X光、梅毒、乙型肝炎、視力及聽力等,以了解準員工是否某些疾病高危族。一般而言,入職前身體檢查不及全面/婦科/男士身體檢查的項目多,例如不包括子官頸癌細胞檢查(柏氏抹片)、癌症指標及超聲波描素等,因此入職驗身並不能完全取代年度體檢。 返回目錄

    A:檢查前是否要戒口,取決於你所選擇的身體檢查計劃內容而定,不能一概而論,驗身前應該與體檢中心/私家醫院溝通,確認檢查前是否要戒口。 通常接受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及胃鏡等檢查前一晚,只可以飲用清水,確保指數不受影響。有些檢查項目本身不需要空腹進行,便不直自行斷水斷食,否則會影響檢查結果,例如評估腎功能的血液尿素檢查,假若測試當日飲水不足,會導致尿素水平過高,容易錯誤診斷為腎功能有問題。 通常體檢前一晚可如常飲食,檢查結果才可如實反映身體狀況,尤其糖尿病患者檢測血糖前,不應刻意戒口,否則數據會出現偏差。 返回目錄

    A:有些人以為做完檢查會即時有驗身報告,甚至認為幾星期的驗身報告效率低,其實除了基本檢測項目可以快速得到結果外,其他項目如X光/超聲波檢查/癌症指標測試,採集樣本後要經實驗室化驗,再進行跟進測試,雖然比較費時,但絕對可以保證準確度。 做完身體檢查後,通常等7-14個工作天才有報告;有些標榜特快媺報告的機構,3-7天便會有結果。此外,部份體檢中心/私家醫院會透過電話簡報驗身結果,之後再郵寄/親身領取實體報告。 在互聯網時代,網民可從網路上獲取各種健康資訊,但這些資訊大多數都只能作為參考,因為人體生理變化與病理是環環相扣的,如非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士,是難以明白箇中醫理,所以應聽從醫生解釋驗身報告內容,才可準確掌握身體狀況及各項指數背後所代表的情況。 有些時候,某些項目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偏差,例如女...

  5. 2019年6月28日 · 只是受保人須選擇資部分醫療費用的額度(墊底費),付費有3個選擇,分別為$0、$16,000及$25,000。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想自行墊底的「$0付費」計劃,保費自然比其他兩個計劃高得多,一齊看看保費差幾遠:

  6. 2023年8月24日 · 常見痛症有哪些?. 據醫院管理局資料指出,港人常見痛症有頭痛、腰背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神經痛,痛症持續3個月或以上,則屬於長期痛症 (或稱慢性痛症)。. 痛症成因是什麼?. 除了食止痛藥,痛症治療還有哪些方案?. 痛症治療中心邊間好?. 一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