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主張修訂《安老院條例》,修例後劣質私院長遠必然被取締,而要令罰則及法例行之有效,政府便首先需要有接管院舍的能力,以保障住院長者便不會淪為被遣散的『人球』。他又認為,安老院應改由個人持牌,避免記錄不良者再涉足業界。

  2. 長者家安老服務研究社主任 兆麟 則指,當局除要提高護理員的訓練及監察安老院,可採取護理員發牌制度,甚至列虐老護理員黑名單作監控。

    • 名字起源
    • 歷史年表
    • 架構
    • 社會影響
    • 服務
    • 參考文獻

    東華三院代表着東華三院三間最初的醫院,包括了東華醫院(1870年)、廣華醫院(1911年)及東華東院(1929年),這三間醫院都是由香港本地華人建立的。於1931年,於三間醫院組成為東華三院。三家醫院的名稱「東華」、「廣華」總取「服務廣東地區華人的醫院」之意。

    1870年:東華醫院成立。
    1872年:東華醫院建成啟用。
    1880年:創辦首間義學。
    1885年:因賑濟兩廣水災,獲光緒皇帝御賜「萬物咸利」牌匾。

    東華三院共設7科及4處,分別為醫務科、教育科、社會服務科、物業科、籌募科、政務科、財務及採購科、人力資源處、資訊科技處、企業傳訊處及稽核處;另外設有一個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一間東華學院及一間社區書院。執行總監負責掌管東華三院的日常行政運作,並由各部門主管協助處理服務發展及行政事務,現任執行總監是蘇祐安。

    東華醫院是香港最早的華人慈善機構。除了慈善目的外,在東華醫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紀初一段長時間內,亦曾一度是華人社會的權力中心。東華醫院的董事集中了社會上舉足輕重,及具有名望的華人紳商。按照華人社會傳統,屬於士紳階層的東院董事,經常負起排解紛爭、維持地方秩序的責任。一般華人大眾較少與西籍人士接觸,而是透過東院董事向政府反映意見;政府亦樂意透過東華醫院來保持華人社會的秩序。東華醫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會地位,並且一直維持至二次大戰之後,方才日漸減退。

    醫療及衛生服務

    東華三院總共有五間醫院,包括東華醫院、廣華醫院、東華東院,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東華董事局於1991年12月1日與醫院管理局簽訂協議,讓東華屬下五間醫院加入醫管局。截至2003年,五間醫院合共提供了3,048張醫院病床,當中約600張是免費的,其中200張由政府資助,其餘400張由東華承擔。

    中醫醫療服務

    東華醫院成立後一直為市民提供中醫服務,直至1896年首位華人西醫鍾本初醫生出任「掌院」,醫院遂成為中西醫兼備的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均是中西藥並用,由病人自由選擇。直至1942年日治時代,由於中藥非常缺乏,所有住院病人自此便由西醫治病,而中醫服務則維持門診服務。 香港主權移交後,為配合政府發展中醫藥的政策,在2006年東華三院率先在廣華醫院及東華醫院設立中西醫藥治療中心,為住院病人提供中醫藥服務,融合中西醫療作業。同年,東華亦成立中藥檢驗中心,負責中藥測檢、鑑定工作。

    教育服務

    東華三院於1880年興辦「文武廟義學」,開始提供教育服務。東華三院在香港共設立了52所學校,包括1所開辦專上課程的東華學院、18所中學、14所小學、15所幼稚園及2所特殊學校。除了大專院校及幼稚園,其他學校由香港政府直接資助。

    《益善行道》,冼玉儀、劉潤和 主編,三聯書店,ISBN 9620425464
    《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 : 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葉漢明 編著,三聯書店,ISBN 978-962-04-2099-3
    《源與流 東華醫院的創立與演進》,何佩然 編著,三聯書店,ISBN 978-962-04-2097-9
    《施與受 從濟急到定期服務》,何佩然 編著,三聯書店,ISBN 978-962-04-2098-6
  3. 其他人也問了

  4. 長者家安老服務研究社主任 兆麟 則指,當局除要提高護理員的訓練及監察安老院,可採取護理員發牌制度,甚至列虐老護理員黑名單作監控。. [11] 工黨立法會議員 張超雄 主張修訂《安老院條例》,修例後劣質私院長遠必然被取締,而要令罰則及法例 ...

  5. 聖若瑟安老院 (英語: St. Joseph's Home for the Aged ,又名 聖約瑟安老院 )為位於 香港 九龍 牛池灣 清水灣道 35號的一組建築群。 建築群現已空置,此前則是作為 安老院 之用,故有現名。 建築群現存之別墅、宿舍A及門樓於2010年2月4日確定為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並獲擁有者 九龍建業有限公司 保留。 歷史. 聖若瑟安老院建築群原名為「小梅村」,原為 廣東 富商 陳賡虞 的私人住宅。 法國天主教團體 安貧小姊妹會 在1923年到香港後籌備設立它們在香港首間安老院,適逢陳賡虞在1924年去世,安貧小姊妹會就在1926年向陳賡虞遺孀購入用地及建築,並設立安老院。

  6. 劍橋護老院是一家香港已經結束營業的連鎖護老院,曾被揭發虐待老人,引起香港社會對香港安老院問題及長者長期護理政策問題的關注。 事件 [ 编辑 ]

  7. 香港護士管理局 ,簡稱 護管局 (The Nursing Council of Hong Kong)成立於1999年5月3日,是根據 香港法例 第164章《護士註冊條例》而成立的 法定機構 ,其目的是確保 護士 的 專業 水平和操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