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07月號. 醫生: 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志教授. 撰文: 陳秀清. 「沒有異象,民便放肆」 (聖經箴言29:18) “Where there is no vision, the people perish.” (Bible Proverbs 29:18) 用現代的言語解釋,也就是當看不到遠景,人便會失控。 證諸今天的藥劑業, 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志教授 直言,情況實在相似。 「不獨是社區藥房,就連在醫管局,藥劑師薪酬高,已是人所共知的事。 因為安逸,因為看不到遠景,大家也就想,維持現狀就好了,哪用做那麼多? 面對香港藥房數目不斷增加,藥劑師不愁就業,會為行業長遠發展打算、想及行業如何循策略性方向發展、將來可如何跟政府直接對話的,非常罕有。

  2. 血糖長期過高可破壞血管,引致高血壓及損害腎臟結構,加快腎臟衰退的速度,因此患有糖尿的腎病患者要好好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mmol/L、糖化血紅蛋白 (HbA1c)≤7%,避免腎臟進一步受損。. 腎科專科曾偉醫生 解釋,根據多個糖尿病協會的指引,治療應以 ...

  3. 日前香港腸胃道基質瘤協會邀請了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主席兼創辦人暨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以及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委員暨瑪麗醫院內科腫瘤科專科梁澄宇醫生深入淺出地講解腸胃道基質瘤的病理診斷與治療方法等藉以提高大眾的關注。 相對溫和的惡性腫瘤. 一般來說,GIST多被醫生界定為惡性腫瘤,然而它較其他常見的腫瘤如大腸癌、胃癌或肝癌溫和得多,部分更是接近良性。 GIST可以發生在腸道內任何一處基質細胞,當中以胃部最常見,其次是小腸、大腸或直腸。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主席兼創辦人暨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指GIST的病徵含糊,與一般腸胃道不適相似,如腹痛、腹脹或胃欠佳等。 如果腫瘤小於5公分更可以是無任何明顯病徵,故此很容易出現延醫情況。

  4. 97年長沙灣賽馬會診所退燒藥混入漱口水的配錯藥事件,當時在衛生署藥物註冊組任職的Mary記憶猶新。 根據紀錄,117位曾服此藥的就診者中,77位呈輕微短暫徵狀,其中3位更曾入院,但證實無恙,已全部出院。 「事後 (衛生署副署長)林秉恩醫生立即安排資深藥劑師到幾間政府轄下診所視察,然後重新制訂藥房配藥程序,當中發現員工培訓、藥物儲存也很重要。 3 checks 5 rights防出錯. 出事退燒藥與漱口水的顏色同是粉紅,一不留神,極易混淆。 「這就是為何look alike sound alike drug便不要放在一起。

  5. 2015年05月號. 醫生: 馬珮珊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撰文: 鍾穎嫦. 糖尿病不但有機會誘發急性心臟病、心臟衰竭、中風等大血管病變,還有機會引起小血管病變如腎衰竭、失明、截肢等併發症,情況堪憂。 根據英國糖尿病研究報告 (UKPDS)顯示,每下降1% 的糖化血紅素 (HbA1c)能減低不同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如減低21%糖尿病相關死亡。 縱然嚴控血糖、血壓及膽固醇仍無法百分百預防併發症的出現,但對患者而言,風險能減一分得一分,因此三高控制必不可少。 治療目標:減慢老化保機能.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馬珮珊醫生 指出,糖尿病即胰臟生產胰島素的能力提早衰退,而其有機會誘發的血管病變亦為老化徵狀,因此糖尿病可算是一個提早老化的疾病。

  6. 痛風的成因大多是由於腎臟功能減退,血液中的尿酸不能被排走,形成了尿酸晶體並積聚於關節,造成發炎;故降低尿酸水平是痛風的治本方法。 近年醫學界研製了新的降尿酸藥物,為以往不適合使用別嘌呤醇的痛風患者帶來了好消息。 風濕科專科靳惠蓮醫生. 每次痛風病發,患者的關節都會產生難以忍受的強烈痛楚,嚴重情況時甚至痛得不能活動關節,因此治療的第一步是以消炎止痛藥物紓緩患者的疼痛,控制發炎情況。 風濕科專科靳惠蓮醫生 道:「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秋水仙碱 (Colchicine)、類固醇均是痛風病人常用的消炎止痛藥物。 其中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療效迅速,能消除紅腫、減低關節痛楚。 另外,部分患者可在短期內使用低劑量秋水仙碱,來抑壓紅腫熱痛等發炎過程,預防炎症出現。 減少結石形成 唯靠降尿酸藥.

  7. 首頁 » 健康教育講座. 嶄新療程針對膝關節炎及骨質疏鬆. 期數: 2011年12月號. 醫生: 林自強醫生 (骨科專科) 撰文:小游. 骨科專科林自強醫生. 有些人仍以為膝關節炎及骨質疏鬆,隨著年紀增長是「不治之症」,患者必須強忍入骨之痛及骨質流失,然而,隨著醫學科研不斷進步,頑疾也有治療之方。 為了讓大家了解箇中情況,本刊誠邀 骨科專科林自強醫生 ,講解「骨質疏鬆及膝關節炎全接觸」醫學專題講座,讓患者選擇合適的療程。 活化纖維軟骨組織. 步入中年及老年階段,會有很大機會出現膝關節炎,可是,20-40歲人士不要以為症狀離自己尚遠,部分喜歡運動人士或運動員,因為膝關節磨損嚴重,故同樣會出現膝關節疼痛及腫脹。 林醫生指出,患者可以透過教育及輔以適當的運動、物理治療及藥物治療得到改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