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日 · 陳俊元教授提及,民眾對於防疫相關保單的商品選擇及考量可從本身需求出發,若民眾擔心單純的染疫情形,可以考慮市面上相關保障罹患法定傳染病的保單,當中提供醫療及住院、一次性給付;而若是擔心接種疫苗所產生之風險,就必須考量相關有 ...

  2. 2022年6月1日 · 而於此同時,一項與疫情密切相關的保險議題,也成為媒體報導及大眾討論的焦點,那就是「防疫保單」。. 隨著疫情的快速擴散,再加上防疫中心為了因應疫情變化,針對確診、治療、隔離等防疫政策所做的各項調整,接續發生了保險公司對「防疫保單」的 ...

  3. 2021年7月1日 · 其實居家防疫和自主隔離,以及未來人人施打疫苗,就像是在風險未發生前購買保險的概念一樣,如果你選擇僥倖什麼也不做,那麼為你埋單的就是你的國與家。

  4. 2023年2月1日 · 疫情持續3年的時間,應對方式從清零轉為共存,即便政府逐步放寬限制,戴口罩還是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染疫的人數增加,有愈來愈多的案例發現在肺炎痊癒後,身體仍留下些許後遺症,也就是所謂的「長新冠」症狀。.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 ...

  5. 2022年12月1日 · C女士今年55歲,雖然打了3劑疫苗,但還是不幸確診新冠肺炎,不但住院了1週時間,還因為後遺症,必須多次進出醫院複診治療,但是因為C女士一直認為只靠勞健保就足夠,也不需要壽險,所以江淑芬最終只跟她成交了一張年金型投資型商品,沒有任何 ...

  6. 2024年2月1日 · 根據期繳的特徵不同,繼續率還可以進一步細分,如分為13個月繼續率、25個月繼續率等。 有些保險公司統計的是14個月、26個月的繼續率,而非13個月、25個月。 差別在於各家公司保單繳費的寬限期(有的客戶在保單繳費日雖然沒有成功繳費,但會在寬限期內補上。 而在統計繼續率時,也會將這部分保費統計進去)不一,有的是30天、有的是60天。 如果寬限期是30天,則繼續率的統計時間為13個月;如果寬限期是60天,則統計14個月的繼續率。 不過從業務的角度來分析,不管是13個月還是14個月的繼續率,本質上差別不大。 從期繳特徵來看,繼續率的分類還有許多,例如37個月、49個月的繼續率等,但總體來說,壽險公司一般更關注13個月、25個月的繼續率。

  7. 2024年3月1日 · 2024 年 3 月 1 日. 0. 541. 2026年臺灣保險業將與國際接軌,開始實行國際會計制度(IFRS 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 2.0),目的在於改善現行會計制度和清償能力制度未能及時反應市場資訊對保險公司帶來的影響,以及未能實際反映公司風險曝險之缺點。 假設保險公司收了保戶100元,並承諾5年之後要還給客戶,但為了投資、管理、營運等事項,現在只剩下90元,公司如何保證5年後客戶能拿回他的100元? 如果公司找到一個3%的10年公債,或許5年後就有102元的收益,支付保戶之餘,公司還能獲得盈餘;不過若依照IFRS 17,就需要將未到期的收益先認列在負債裡,到時就會出現90元的負債,目的在於讓保戶更加瞭解保險公司實際的營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