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6日 · 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因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逾7成人確診時已不能做手術,其中4成屬晚期,過往存活率僅3個月至半年,故有「King of Cancer」之稱。. 國際肝癌權威、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本港肝癌每年新症 ...

  2. 2019年12月9日 · 張醫生指毋須過分憂慮,有懷疑時應找醫生作詳細檢查。 一些明顯的徵兆如血尿、小便困難或不順等,即代表病情屬較嚴重,需立即求醫。 若癌症有擴散的迹象,則有可能導致體重變輕、骨痛等。

  3. 2020年1月19日 · 小便日記無所遁形. 要治療尿急尿頻,必須找出病因對治。 泌尿科醫生建議患者先做一個「小便日記」,紀錄3天內所有飲料的分量及小便量,從而教導他的飲水技巧、方法。 張醫生指成年人一次小便應為350cc至450cc,男女一樣。 「大多數有尿急尿頻的女士,每次只排100cc左右,她們好驚會漏尿,一急就去屙,也有誤解急尿會中尿毒、膀胱會爆」小便日記無所遁形,有患者紀錄後原來一日上15次廁所,每次只排50cc。 醫生排除患者是癌症或其他病症後,再分析是否飲水過多、愛食利尿食物等。 如病人情況較急,或需處方可減低膀胱不正常收縮的藥物如抗膽鹼類藥物或Beta-3腎上腺接受體作用劑(β-3 Agonist)。 張醫生指,尿頻尿急有棘手也有輕易解決,謹記病從淺中醫。

  4. 2024年1月4日 · 香港很多人因為沒有公司醫療保險,傷風感冒的時候需要自費去私家門診,少不免數百元起跳的診金。. 現時市面上有不少門診保險是獨立出售,有助港人降低醫療開支,除了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外,部份更涵蓋X光診斷及化驗、物理治療、跌打,甚至是門診 ...

  5. 2021年5月30日 · 「癌症病人體內的癌細胞得以生存,並不受控地生長,原因為免疫系統未能辨別癌細胞為入侵者。免疫治療就像『撻』返着免疫系統。」趙醫生解釋。

  6. 2020年12月7日 · 不同種類的標靶藥都有抗藥性,服食第三代藥物一段時間後,去年因病情控制未如理想,醫生建議楊小姐做為期半年的化療,她坦言化療的副作用影響較大。

  7. 2020年11月26日 · 8成胰臟癌病人確診後,癌細胞已不局限在胰臟,已無法施行手術。 據統計,胰臟癌5年存活率僅7%,如能進行手術的病人,只約三分一人能根治。 此病的高危群,包括有家族史、遺傳因素,患者多為60歲以上人士,男性比女性患胰臟癌較多(3:2),西方飲食習慣如高脂、少蔬菜纖維、少運動、吸煙酗酒、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都可增加患病風險。 【危疾保咁複雜應該點揀? 比併性價比外其他因素同樣重要: 按此 】 難做手術與電療 癌症中最棘手病症. 部分未擴散的病人,可進行化療及電療,同樣因附近有重要器官,限制了電療使用的分量。 曾醫生解說:「電療給予一定高劑量,任何癌細胞都可殺到,但同一時間都會消滅附近的正常組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