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23日 · 恒生指數於1969年11月24日面世以來,見證香港經濟由英資、本地公司主導,到與中國融合愈來愈緊密的歷程。 周日(24日)將迎來恒指推出50年,期內累計上升167倍。

  2. 2023年9月22日 · 事實上,恒指今年走勢受內地及人民幣等多個基本因素影響,呈現每況愈下的趨勢。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恒指波幅」。 從恒指日線圖 (圖一)可見,恒指在本年踏入1月就見強勁的上升趨勢,全年高位 (截止9月21號)也在1月出現。 在接着就出現較大幅度下趺。 於2月失守20,800點後,恒指在往後整整6個月,無論任何反彈,皆不能突破20,800點此位置,反而慢慢形式一個輕微下降的下降軌;但同一時間,恒指波幅卻明顯比以前減少。 可以從圖表看到,恒指的支持位置約在18,000點。 縱然失守,也很快能重回其上。 所以,儘管恒指自1月中旬後「每況愈下」,但總體來說,並沒有相差太遠,恒指每每跌至17,500至18,000點就會完結跌浪;反之,每次攀升至2萬點水上以上後,往往持續最多數天就無以為繼。

  3. 2022年4月4日 · 所謂「期指」,是指數期貨的簡稱,屬於槓桿產品,亦是期貨之一。以香港投資者較為熟悉的「恒指期貨」為例,就是追蹤恒生指數升跌的衍生工具,而「道指期貨」則是追蹤美國道瓊斯指數的期指產品。

  4. 2023年12月8日 · 恒指自1971年面世至今50年有多,從未試過錄得4連跌,終於在大環境配合下成功創造「奇迹」。 雖然我們未能排除有「奇迹」出現的機會,實現五連跌,但恒指從歷史高位33,484跌至14,597點,跌幅已經達56%,加上時間長度達4年,從心理因素看,市場已經釀成對中港股市感絕望的情緒。 若然恒指於12月月結仍然沒有月度上升,甚至出現明顯下跌的話,筆者認為,2024年恒指上升的可能性將會較以往大。 這個上升的推測也是建立我認為的兩個契機之上。 那麼,究竟是甚麼契機能讓恒指重燃希望?深度分析受限於篇幅字數,讓我們下周再探討。 富途證券香港首席策略師 陸秉鈞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持有恒指相關好倉衍生產品) 關鍵字. 投資理財. 納指漲193點 港股ADR升68點. 陳鳳珠:內地速遞行業規模持續壯大.

  5. 2017年7月19日 · 恒指一舉衝破二萬六千點大關後,投資者傾向進取,更借助含槓桿及反向產品,以求在股市乘風破浪,甚至倍大利潤。. 當中恒指及國指槓桿及反向槓桿產品一躍成為主流的投資工具,部分每日成交額逾億元,「拍得住」一些藍籌股的交易額。. 究竟小股 ...

  6. 2021年4月26日 · 恒指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在ESG表現上有所進步. 環境、社會與管治 (ESG)愈來愈受市場重視,恒生指數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黃偉雄出席活動時表示,恒指公司一向重視在可持續投資,作為指數公司,在ESG方面應為市場提供客觀,且準確的基準。. 早在 ...

  7. 2021年3月3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03月03日 (三) 07:15. Tweet. (Getty Images圖片) 恒指公司日前終於在今年首次季檢後,公布了有關恒指優化建議諮詢的總結,並計劃於2022年中前將成分股數目增加至80隻,最終數目固定在100隻。 本次恒指改革,帶來的表面影響可謂有5個方面,包括擴大市場覆蓋率、擴充行業代表性、迅速納入上市新股、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以及改善成分股權重分布。 而事實上,本次改革帶來的影響深遠,過往市場對港股存在已久、或者根深柢固的印象,或將逐步出現改變。 對於投資者而言,提前洞察港股未來潛在的結構性變化,將更有利於捕捉投資先機。 相信不少投資者對本次改革的最大印象,是恒指成分股數目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