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9日 · 龍珠除咗漫畫同動畫為人熟悉,《龍珠二世主題曲一句撒亞人生於這個地方稱呼叫悟空亦唱到街知巷聞主唱之一張崇德同Emily講好多謝鳥山明創作咗咁多動畫仲影響幾代人

  2. 2024年5月16日 · 2024年5月16日星期四. 港聞一. 飄色旺丁財 長洲迫爆商戶顏開何太」「張家朗」「悟空巡遊 往返人次超疫前. 圖10之1. 【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又至,重頭戲飄色巡遊昨日下午上演,依舊緊貼時事,吸引大批市民遊客登島,帶挈商戶生意。 雖然今年佛誕假期並非與周末連放,但有平安包店形容「旺丁又旺財」,早上9時已有顧客大排長龍,有紀念品及小食店亦稱生意較去年多一兩成。 新渡輪表示,截至昨晚8時往來中環及長洲船客有5.13萬人次,比去年升18.5%,亦較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多2.6%。 點擊觀看更多圖片. +1. 昨日本港天色晴朗,不少市民早上在中環碼頭乘渡輪入長洲,一度出現一船滿客要等下一班的情况,警方分別在中環和長洲碼頭附近實施人潮管制。

  3. 2024年5月16日 · 《頭條》於2020年6月19日播放最後一集。 《頭條》節目內容多年來不時引起爭議,1998年曾被政協常委徐四民批評節目「陰陽怪氣」,港台以公帑大罵政府,有政治目的。 2001年節目曾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比喻特區政府,被時任特首董建華批評「低級趣味」。 2021年,政府與傳媒出身的廣播處長梁家榮提早解約,其後先後委任政務官出身的李百全及張國財出任。 李百全在任期間,港台全面改革,部分節目停播,《議事論事》、《鏗鏘集》亦更換主持、改外判製作等。 另外,港台亦播放奧運會、全運會等體育盛事。 李百全前年告別港台時向全體員工發信,形容「同事上下齊心,克服重重困難,令港台重回正軌」,提供多元化節目增加市民對國家及一國兩制的認識,又宣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旗下CGTN紀錄頻道及「港澳大灣區之聲」頻道落戶港台。

  4. 2024年1月16日 · 明報專訊完美醫療1830與日本連鎖品牌Goku Spa在港合作推出最新睡眠治療品牌悟空spa昨日15日同時於旺角朗豪坊元朗開心廣場沙田連城廣場開3間分店

  5. 2024年3月26日 · 大同私房菜會所創辦人的女兒兼總經理向詠凰指大同酒家創辦人林鳳生是其親人故她和父親自小受到啟蒙和薰陶熟悉各式各樣的傳統粵菜亦有很多家傳食譜因此主打復刻傳統手工菜藉此向酒家致敬。 「滿漢全席」以山珍海錯、繁複工序見稱,當中不少菜式幾近失傳。 若要一嘗昔日滿漢全席的味道,一道「崑崙鮑甫」就可見真章。 菜式的名字來自主要食材——龍躉皮,因「皮包鱗」是龍躉的特點,而鱗與崙同音,取其諧音便為崑崙。 其做法繁複,已甚少酒樓製作。 向詠凰指,傳統是選用過百斤龍躉魚皮,經過多個工序,如反覆焗水浸發,去除魚鱗、雜質及魚腥等,最少也要花3天半時間。 而餐廳一般選用8斤或以上的遠年龍躉皮,也是非常珍稀。 龍躉皮經烹煮後,吸盡了上湯的精華,口感介乎海參與花膠之間,富有膠質,再配鮑魚和鮑汁,齒頰留香。

  6. 2024年2月10日 · 2024年2月10日星期六. 龍年短片廣東話龍字俗語有得解 大學講師趣談「化骨龍」「過江龍」 (12:12) 龍年趣談龍字俗語採訪拍攝剪接陳凱雯) 圖2之1 - (Canva製圖/陳凱雯攝) 踏入龍年大街小巷皆可見的蹤迹廣東話亦有不少龍字俗語。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一級講師、「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蕭欣浩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在短片中趣談「化骨龍」、「托水龍」、「過江龍」三個俗語;「過江龍」現時常被用作稱呼從海外來港開店的餐廳,但對於司機原來另有意思。 蕭欣浩亦祝福大家「行運一條龍」,寓意像隨心翱翔天際的龍般厲害、運勢如龍般順利。 (採訪、拍攝、剪接:陳凱雯) 農曆新年 實用資訊: 龍年應節祝賀語:鯉躍龍門、行運一條龍、生意興「龍」

  7. 2021年1月31日 · 圖1之1 - 王灝兒唱劇集歌獲朋友讚賞,感到很窩心。. (攝影/記者:林祖傑). 【明報專訊】王灝兒(JW)前晚舉行網上音樂會,她加入星夢後已連唱兩首無綫劇集歌,她表示朋友稱食飯時聽到覺得好親切,朋友的孩子更邊吃飯邊跟住唱,令她覺得很窩心,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