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23日 · 感染新冠病毒後,不少人會出現心悸、疲倦、暈眩等後遺症,且維持超過 2 個月並影響日常生活的相關症狀,被稱之為「長新冠」(Long COVID),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與流行病學研究所林庭瑀博士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園地》直播中表示,以往 ...

  2. 2021年9月3日 · 國外的觀察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康復後約有10%會出現新冠長期症狀,最常見的是疲倦、勞動後症狀惡化、注意力不集中與呼吸短促等。

    • 中研院 P3 實驗室
    • P3 實驗室對戰病毒的日常
    • 新冠病毒知多少?
    • P3 實驗室大解密
    • 數一數,病毒有幾隻?
    • 動物版 P3 實驗室
    • 推薦閱讀

    新冠病毒肆虐,防疫工作首重消滅、隔絕病毒,中研院在廖俊智院長帶領下,更是傾全院之力研發檢驗試劑、藥物、疫苗等等抗疫利器,務求消滅病毒無形。但在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卻有一間實驗室,日夜忙著「養」病毒,以檢測疫苗、藥物、試劑有效性,它就是中研院唯二的 P3 實驗室。這間實驗室少有鎂光燈照射,卻是中研院抗疫作戰的重要後盾,一起跟著研之有物,開箱神秘的 P3 實驗室!

    「我這輩子,從沒這麼努力工作過!」生醫轉譯中心新興傳染病專題中心執行長、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宜玲苦笑地說。2020 年中研院抗疫大仗,她負責領軍生醫所 P3 實驗室,研發定量病毒的方法,以協助驗證院內各項的檢驗試劑、藥物、疫苗的有效性。2020 年 11 月中研講堂,林宜玲走出實驗室來到嘉義女中,與民眾分享近一年與病毒日夜短兵相接的心路歷程。 「今年的 COVID-19 是百年大疫,所有原本不是研究病毒的都變成病毒學家了。」話鋒一轉,林宜玲隨即向聽眾發出靈魂拷問:「但大家真的認識病毒嗎?」

    新冠病毒大小約 100 奈米,大約是一根頭髮的直徑再小一萬倍,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我們做病毒的,都說自己在做奈米科技。」林宜玲打趣地說。冠狀病毒雖這麼小,家族卻很龐大,其中有七隻會感染人類──四隻是普通感冒病毒,其他三隻是 SARS、MERS、以及引起 COVID-19 的 SARS-CoV-2 三種致命病毒。 冠狀病毒如何感染人類?關鍵是:病毒表面突起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它們會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主要的受體為 ACE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一旦棘蛋白結合 ACE2 ,就像鑰匙開對門鎖,病毒即可長驅直入、感染細胞,在細胞內大量複製。 重點來囉!如果能夠「斷開」棘蛋白和 ACE2 的「連結」,即可能防止病毒感染細胞,這...

    在好萊塢災難片「全境擴散」中,穿著宛如太空裝的研究人員,在密閉實驗室小心翼翼操作致命病毒,場面凶險非常。現實世界中, P3 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真的必須穿著密不透風的實驗衣,才能處理危險病毒。 P1~P4 實驗室差別在哪?P1 實驗室最單純,只有洗手台、工作區、實驗衣,如大學的生物實驗室。P2 實驗室加上生物安全櫃,比較危險的生物、怕被汙染的樣品,統統必須在安全櫃裡進行。 P3 實驗室像是把整個實驗室變成安全櫃!實驗室內是負壓(相比於室外壓力較小),氣流只能從室外往室內吹,不能由室內往外吹,避免病原菌外洩。另外還有雙門滅菌鍋,實驗用品必須經過高溫高壓、蒸氣滅菌之後才能由外部取出。 最神秘的 P4 與 P3 大同小異,但人員必須穿著連身供氣正壓防護衣,衣服外面是負壓、內部是正壓,作用是防止病原菌隨...

    「確診 34 要不要隔離治療?」新聞常聽見有關確診與否的 CT 值,就是指 PCR 複製的次數。所謂的 PCR,是讓反轉錄後的病毒 cDNA 可以 2 倍、4 倍、8 倍、16 倍……每次以 2 倍數複製,直到機器偵測到病毒 cDNA,那個次數就稱為 CT 值。 如果樣本中病毒量非常少,PCR 必須進行多次複製,機器才會偵測到, CT 值就會非常高。目前臺灣以 CT=40 作為確診標準,意思就是如果樣本經過 40 次 PCR 複製,仍未測出病毒 RNA,受測者才可算為陰性。 此外,林宜玲團隊也開發病毒斑定量法、細胞病變定量法,免疫螢光抗體染色偵測法等等,協助院內研究人員偵測研發藥物、疫苗、中和抗體的有效性。 以病毒斑定量法為例,研究者把病毒樣本稀釋成不同濃度,然後感染培養皿中的細胞。幾天之後...

    鏡頭轉向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的 P3 實驗室,裡面風景大不同,一籠籠嘰嘰喳喳的小鼠身負抗疫重責大任。 但有老鼠遠遠不夠,因為正常的小鼠不會感染新冠病毒。如果老鼠不生病,怎麼測試藥物的有效性?所以研究員通常會以基因轉殖的方法,改變老鼠的基因,表現關鍵結構或蛋白質,例如:使老鼠的細胞上表現新冠病毒的關鍵受體──ACE2。 但基因轉殖鼠需要好幾個月的製備,還不一定成功,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顯然緩不濟急。所幸,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陶秘華研究員以一個病毒載體,將人體有關 ACE2 的基因送進小鼠體內,成功使小鼠細胞表現人類的 ACE2,變得可以感染新冠病毒。這些實驗小鼠,已經成為院內評估藥物、疫苗的重要工具。 演講最後,林宜玲感性回顧過去歷史,事實上,人類每隔一段時期就會經歷一次重大瘟疫,新冠肺炎...

    【拚經濟還是顧防疫?小孩才做選擇】經濟學家:抗疫並不是零和戰爭,有最優解 【天下沒有絕對安全的疫苗】新冠病毒傳染性高,接種疫苗後,哪一個會是第一個集體免疫的國度? 疫苗出現後,已經開始準備旅遊嗎?別急,來看旅遊業者的「後疫情」玩法 (本文經原作者 研之有物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COVID-19 抗疫作戰的關鍵少數──中研院 P3 實驗室,開箱!〉。首圖來源:研之有物)

  3. 2022年1月26日 · 防疫政策的成功能有效阻止疫情擴散,同時民眾日常生活也會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 但被問到何時才能安心出國旅遊時,陳建仁院士表示:「這個問題就像在祈禱時詢問天主一樣。 」 陳建仁認為醫療人員不是先知,無法預知疫情何時能正式宣告結束,或許等到全世界的疫情都能得到控制的時候才會比較安全。 同時更進一步指出,中東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近日宣布歡迎全世界的人去旅遊,原因就是他們的疫苗接種率幾近 100%,因此 未來能開放旅遊的 一定是疫苗接種率高、且疫情控制良好的國家。 「一般來說,如果接種率高達七成就可以放心;台灣已經到了 81%,希望再拚一下、繼續往上提升。 」 但是當其它國家的疫苗接種率依舊低於七成時,該怎麼辦呢? 陳建仁表示:「這就是台灣必須幫助其他國家的原因。

  4. 2020年3月19日 · 5 年後的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應證了比爾蓋茲的警告。. 新冠肺炎病毒具有傳染性高、潛伏期長、致死率高等特點,讓防疫難上加難,並讓義大利等國家的醫療體系瀕臨崩潰,堪稱是全球性的公衛危機。. 比爾蓋茲評論,新冠肺炎可能是百年一 ...

  5. 2020年4月6日 ·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因是新型病毒,尚無疫苗或藥物可以醫治,可是其實在疫情爆發前,肺炎早躍居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三名。 肺炎白話即「肺部發炎」,一旦罹患會有什麼症狀呢?

  6. 2020年3月23日 · 專業醫療網站《照護線上》告訴我們:「罹患武漢肺炎後,病毒容易攻擊下呼吸道,即使痊癒也可能留下『肺纖維化』的後遺症。. 」到底肺纖維化是什麼意思?. 又會影響肺部哪些功能?.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專業醫療網站《照護線上》醫師 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