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4日 · 【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日向銀行發出指引,將物業按揭貸款利率壓力測試要求,由額外加息3厘降至加2厘,即日生效。 目前大部分按揭貸款申請者,入息須通過壓力測試,以30年供款期計算,最新的每月入息門檻下降逾一成(見表),料有更多人可望「上車」。

  2. 2024年2月29日 · 【明報專訊】金融管理局昨日宣布放寬物業按揭貸款限制,主要包括承做七成按揭的樓價上限,由1500萬元增至3000萬元;暫停實施按揭壓力測試,以及放寬物業發展項目最高融資比率等,修訂即日生效,是繼去年7月以來第二度放寬按揭審慎監管措施。

  3. 2023年10月26日 · 新措施下,更多高樓齡資助房屋將重返擔保範圍,買家可免壓測申請「925按揭」(即九成及25年還款期的按揭),有助中低收入者及家庭置業,居屋業主亦可更易放售物業以換樓。 議員料釋放20萬伙.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稱放寬按揭擔保期可讓買家在居二市場有更多可供選擇單位,解決以往上會困難,減輕首期及上會負擔,促進居二市場交投量及流轉率,並提高白居二計劃成效。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周文港歡迎政府延長居屋按揭貸款保證期至50年,相信可釋放超過20萬個居屋單位,每年可幫助最少近4500名白居二買家及不計其數公屋綠表買家圓置業夢。 周又稱,目前全港約35.2萬伙居屋中,近5萬個樓齡逾40年但不足50年,擔心仍會「冰封」,建議政府於措施落實後一年檢視成效,適時考慮延長至「60年減樓齡」。 (2023年施政報告)

  4. 2023年3月13日 · 下一篇 上一篇. 陳智鑾:借按揭須壓力測試 資產現不算多. 【明報專訊】讀者Janise來信: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200MB剪報、200個書籤、新聞搜尋器及個人化新聞設定. 上 / 下一篇新聞. 廚餘處理具地域性 跨境運作不太可行. 環球經濟數據.

  5. 2024年3月11日 · 【明報專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日前宣布樓市全面「撤辣」 ,金管局即時上調自住物業按揭成數及暫停壓力測試。 筆者察覺到樓市成交明顯增加,這是意料中事,但最重要有利香港經濟發展及增加就業機會。

  6. 2022年7月12日 · 【明報專訊】繼早前富邦及星展加H按息封頂上限,再有中小型銀行跟隨,華僑永亨由昨天起把H按鎖息上限上調了0.25厘至0.35厘,至實際鎖息上限2.75厘至2.85厘,而按揭利率則維持不變。 華僑永亨為近月第三間銀行上調封頂上限,大型銀行則暫按兵不動,普遍維持2.5厘鎖息上限。 業界提醒,H按封頂息率提高將影響新做按揭客戶的壓力測試要求。

  7. 2024年2月29日 · 【明報專訊】昨日《財政預算案》宣布全面「撤辣」外,金管局亦調高物業按揭成數上限暫停壓力測試,均於即日生效。 在20多年前、即上次本港樓市低潮期買入多套住宅收租至今的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特約教授曾淵滄在專訪中表示,上述措施使到有能力買樓的人大增,故他已更改早前看淡後市的觀點,料樓價止跌回升可期,他近年一直沒有減持港樓,會繼續持有收租,並且亦不擬向租客加租。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日在《財政預算案》宣布,經審慎考慮當前的整體情况後,決定即日起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由即日起所有住宅物業交易毋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全面「撤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