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27日 ·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香港年金有限公司宣布詳情以投保年齡六十歲投保額一百萬元為例男性每月可得五千一百元年金女性每月得四千七百元年金。 入場費五萬 迄七千人參與. 政府在二 一八年推出香港年金計劃主要對象為滿六十五歲長者申請人於一筆過形式繳付保費後每月可收取穩定入息。 以六十五歲時投保一百萬元為例,男性及女性投保人分別可獲發約五千八百元及五千三百元每月固定年金,相等於約七厘的年金率,固定年金更保證終身發放至百年歸老。 現時年金計劃最低入場門檻為五萬元,最高三百萬元,受保人由繳付保費日起,可得保證每月年金金額至已繳保費金額百分之一百零五為止。 據統計每年約有十萬人踏入六十歲,而六十至六十五歲人口約有數十萬人。

  2. 2017年6月19日 · 政府的終身即享公共年金計劃本月將公布更多細節市場預期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或會落實回報率等詳情至於銷售方式則仍待日後傾掂數後才可公布

  3. 政府牽頭的公共年金計劃香港年金剛公布詳情並於下周開始接受認購登記被宣傳為自製長糧的終身年金計劃有甚麼特點有興趣認購的長者又需要留意甚麼風險? 「香港年金預測年回報率較高但箇中風險仍需多加留意。 留錢應急 不宜瞓身認購. 何謂年金計劃對普羅大眾來說年金這概念可能有點陌生。 一般而言,年金本質是保險產品,投保人在一筆過或分期繳付保費後,便可以在退休後的指定年期,例如10年,每月獲派固定金額,以支持退休後的生活費。 在香港,年金產品不算普及,去年新簽年金保費不足80億元。 政府透過按揭證券公司推出的公共年金,相比市場的產品,主要優點是即時及終身,長者一筆過付保費後,即時便可每月獲派年金,直至終身。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6月17日 · 政府在2018年推出終身制的公共年金計劃入場門檻5萬元上限300萬元申請人年齡60歲以上才可投保需一筆過繳付保費之後就可終身收取每月保證年金金額並保證投保人收取的總年金金額不少於已繳保費的105%餘額會以一筆過身故賠償補足。 私營選擇多 宜貨比三家. 目前市面上亦有不少保險公司推出私營年金,相比起公共年金玩法大同小異,但投保人年齡限制、保費上限各異。 私營年金計劃選擇甚多,有些是可以接受18歲以上人士投保的延期年金,而且保險業監管局認證的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更可用作扣稅,每名納稅人每年最多扣6萬元,申請人宜先貨比三家再作決定。 數據上,2021年香港年金計劃共批出4,059張保單,全年的保費總額達30億元,按年增加20%,每張保單的平均保費金額為74萬元。

  6. 2021年12月6日 · 羅致光昨發表網誌指香港年金公司於2018年推出年金計劃時入門為5萬元目標群組明顯是低收入的退休人士後來上限由100萬元上調至300萬元才照顧中高收入人士的需要此外他早年提交政府有關倡議成立公共年金的文件重點都是如何協助低收入至中收入人士退休生活完全沒有提及高收入人士。 逾4000人領長生津兼買年金. 羅指,截至今年9月底,共4,065人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同時有購買公共年金,當中26.7%是單身人士;31.2%是夫妻其中一人購買;其餘42.1%則是兩夫婦均有購買。 過半數人的年金本金為30萬元以下,逾20%人本金是少於10萬元。 就政府將優化長生津制度,羅表示,按去年退休人士平均領取34萬元強積金,粗略計算,過半數人士如沒有太多積蓄,其總資產都不會超過資產上限。

  7. 2018年7月6日 · 公共年金計劃出爐最少投保十五年有得賺提早退保或蝕三成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香港年金公司昨公布香港年金計劃詳情投保入場門檻最低為五萬元上限一百萬元若出現超額認購首次發行額度會由原定的一百億元增至 ...

  8. 2017年3月3日 · 坊間年金計劃現時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屬分期年金」,即投保人在仍有收入時預先供款當年屆指定歲數後保險公司便會按協議分期發放指定金額。 第二類為「即享年金」,與政府提倡的公共年金類近,投保人一筆過供款後,險商將定期向受益人派發指定金額的「使費」。 保監處資料顯示,目前香港近十間險商推出年金產品,但不同險商年金計劃的保證及非保證利率各異,故投保人宜小心比較險商的派息政策。 公私營年金對比. 保險公司年金計劃比較. 使費投保額或成正比. 若以保證回報計,富衛香港的年金產品保證回報約百分之二點五,派息政策相對簡單易明;而宏利的年金計劃則保證每年派發相等於投保額百分之五的現金儲備,利率雖高,但亦意味「使費」多少與投保額成正比。 除保證利率外,險商大多會提供非保證利率,讓投保人的資金積存生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