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21日 · 因果,了因果 (講師秋伶) 2018.10.21. 一、前言:. 佛家:「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涅槃經》.

  2. 2016年3月17日 · 推薦 4 收藏 1 轉貼 0 訂閱站台. 大學之道- 釋明明德. 本文: 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大學淺言新註(呂祖註釋) 【字解】太甲:商書。 顧:謂常自在之也。 諟:猶此也。 【節解】所謂天之明命者,天以空洞靈明之真理賦於人身,曰性。 性運週身曰命。 然我命之由來出於性,性之由來出於理,命與至靜空洞之理天息息相通也。 我之一身如小天地,一身可能融會三極,天之明,照我之命。 故一念善,天必知;一念惡,天必曉。 我心如廣播電台,心浪一發,則波波羅羅層層外出,乾坤雖大,頃刻即遍,此我心有所因,而天有所覺也。 所以道德君子,目神注視。 懼心魔之 動,以保全上天命我之明德,而我亦須修性了命也。 性何修? 命何了?

  3. 李一翔:沒人想當學校終結者 圖/陳德信 文/江一豪 引言:為了消弭村民之間的分別心,李一翔特別提出「策略聯盟」的教學方式,透過老師與資源共享的方式,增進兩校師生的情感。他自己更是每天花上一小時的時間,往返於仁和與豐山國小之間,讓每個學校擁有半天的校長在校坐鎮。

  4. 標題:天主教有咩辦學團體?!發問:天主教有咩辦學團體?! [包括中學~小學~任何類型GE學校] 即係有咩團體~係辦學*又係天主教~ 唔 ...

  5. 2016年3月16日 · 洞徹,湛寂常恆的本性,祇因妄想執著,成為妄心。這妄心,就它的闇鈍來說,叫做無明;就它的能障覆自性來說,叫做業障;就它的熏習纏縛來說,叫做習氣;就它的動擾不安來說,叫做煩惱。總之,無明、業障、習氣、煩惱,都是虛妄生 ...

  6. 一提到「忠」,就會聯想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其實這恰恰是對其忠的誤解。 《說文解字》上說:「忠,敬也,盡心曰忠。 《忠經》中的解釋是:「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 朱熹在《四書集注》中也說:「盡己之謂忠。 」這都是對「忠」的正確理解。 顯然,「忠」是一種人對他人他事應具有的品德和行為準則。 一個人不僅要對自己的份內之事,對親、師、友、君所交待的事要忠(盡心),而且待親、待師、待友、待君都應該忠(盡心),當然這「忠」並非是無原則的。 在孔子的儒家學說看來,「忠」隸屬於「仁」,忠是誠實的表現,它同時受「義」的節制,是眾多美德中很值得稱道的。 《論語•里仁》裡曾子曾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論語•學而》中有言:「子曰:君子⋯⋯主忠信。 」也就是說,君子行事以忠信為主。

  7. 2012年7月1日 · 【對聯賞析】 名師高徒 巧聯妙對 上聯:兩櫓並搖,好似雙刀分綠水。 (名師 宋 李覯) 下聯:孤桅獨立,猶如一筆掃青天。 (高徒 宋 曾鞏) 【傳說故事】: 有一次,李覯應邀赴江西豫章(即今江西省南昌縣)春遊,隨行學生十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