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日 ·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數據,二 一八年一至八月,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每人每月總薪資是5萬4,231元。 而所謂的「總薪資」是指經常性薪資(每月固定給付的本薪及津貼)、加班費及其他非經常性薪資(年節獎金、績效獎金、紅利等)加計而得到的數字,自然會比民眾直覺反應以自己的每月本薪去對應來的高。 若以經常性薪資來說的話,一到八月的平均則是4萬830元。 然而在統計學,算術平均數雖最為泛用,但統計出來的數據較容易受到極值(即與絕大部分的數值落差較大的數值)的影響而失其精準性。 但若取「中位數」的話,就比較趨近現實。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二 一八年三月公布臺灣二 九年至二 一六年的經常性薪資中位數,介於3萬1,000元至3萬4,000元間,似乎較為貼近大多數受薪階級。

  2. 2023年12月1日 · 有鑑於物價上漲及經濟成長,勞動部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由2萬6,400元,調漲至2萬7,470元,調漲幅度為4.05%。. 另外,在每小時基本工資的部分,也由原先的176元調漲至183元,調漲幅度接近4%。. 過去8年來,每月基本工資共調漲7,462元,每小時 ...

  3. 2022年2月1日 · 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審議會在去年7月將最低時薪從902日圓(約新臺幣215)調漲為930日圓(約新臺幣221元),調幅為2002年來最高;韓國則從2022年1月1日起,將最低時薪調升為9,160韓元(約新臺幣211元),較2021年上漲約5.1%。 臺灣雖然連續6年調漲基本工資,但是在物價上漲、大環境等因素下,令眾多中低薪階層族群面臨「存不到什麼錢」的窘境,根據臺灣金融研訓院在2020年底的調查發現,有超過30%的民眾存款低於5萬元,且其中完全沒有儲蓄者,比例達16.6%。 部分民眾便將存款中有限的資金,運用於股票、基金等投資工具,希望能夠增加自己的財富。

  4. 2020年6月1日 · 因此,資安專家的重要性可謂水漲船高,一般來說月薪可以達到4萬5,000元7萬元,資深或主管月薪可以達到10萬元。 5.財務規劃師。 隨著各種理財工具的推陳出新,再加上民眾對社會保險的信心不足,個人理財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5. 2022年12月1日 · 352. 2022年,在消費市場上的關鍵字非「通膨」莫屬。 通膨是通貨膨脹的簡稱,簡單來說就是指在外流通的錢變多,不過市場上可提供的商品卻還沒有這麼多時,造成物價上漲之情形,也就是所謂等值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 當物價上漲時,每一個人都會有明顯的感受。 舉凡喜歡喝的飲料一杯原本只需要40元,但因通膨而上調至45元,同樣的預算,就只能買到較少杯數的飲料。 市場上常會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作為評估通貨膨脹程度的依據,數值上升,代表物價上漲,反之則下跌。 一般來說,CPI年增率在2%左右是可被接受的水準,不過近2年全球受疫情影響,造成供應鏈中斷,又因年初俄烏戰爭爆發,致使能源、原物料價格高漲,許多國家都深受影響。

  6. 2021年6月1日 · 舉例來說,過去有不少調查指出,臺灣人覺得退休必須準備1,200萬元才夠,若50歲開始準備至60歲,一個月必須拿出10萬元,難度太高;若提早至25歲開始,則每月可降至2萬8,000元左右。 「早點準備退休基金絕對不是壞事。 」郭莉芳表示。 當客戶目標確定後,財務顧問們就可以陪伴客戶進入一趟財富自由的旅程了!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6期.

  7. 2023年5月1日 · 特別要提醒的是,公司在每個月發薪水給員工時,雇主最低必須提撥薪水的6%,到每個人的勞工退休金帳戶(按:屬勞退新制,即使未來該名勞工換工作,該帳戶也會一直跟著勞工,而帳戶金額屬於勞工所有,但必須年滿60歲才能領出來,最新規定可上勞保局網站查詢)。 除此之外,員工還可以自行選擇從每月薪水中自願提繳最多6%(勞退自提),到勞工退休金帳戶,而且自提的部分全部免稅。 由於薪資自願提繳的部分,可以從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一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須併入所得課稅,等於可以享受遞延稅負的效果,減稅又能加快退休儲蓄。 勞保局曾統計,目前全國選擇勞退自提的薪水族比例不到10%,而且大都是高薪者較有意願自提,因為他們知道這種做法使節稅效果更明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