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人生每一階段的財務目標不盡相同,從步入社會存下第一桶金,到責任重大期需要保障當下及創富未來,各需要不同的理財工具配置外,更需要保險來轉嫁風險,以期財務目標能在預計的時間內達成。 本文將各別探討上述2階段的財務規劃方向以及應注意事項。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20期──

  2. 2019年7月1日 · 儘管只有一項財產,也要做好資產傳承規劃

  3. 2022年3月1日 · 而孳息自益的部分可用來規劃成為委託人的退休年金。. 本金自益,孳息他益:. 反之,假設信託約定1年後本金(股票)歸委託人所有,孳息(股利及股息)移轉給受益人,則委託人的贈與金額約為2億2,000萬元(本金290億元-折現值287億8,000萬元),在 ...

  4. 2021年4月1日 · 3大步驟,制定完善退休規劃. 分析退休需求是進行退休規劃的第1步,也就是首先要釐清自己退休後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 以最近臺北市長照中心的新聞為例,北投奇岩長青樂活大樓正式啟用,失智長者的照護費用1個月要價5萬5,000元,引起一番熱議。 先不論價格是否合理,陳彥志表示臺灣現有的銀髮養老住宅1個月所需費用約6萬至10萬元左右,倘若民眾去參觀過,就會對未來有些想像與選擇,像是住單人房或是多人房、對設備及環境品質的要求,甚至是聘請居家看護等,從需求回推費用,民眾對老後所需的金額就會有比較準確的概念。 瞭解自身的需求後,再來便是看現在退休準備狀況為何,這一部分是由2大塊組成,分別為政府及社會保險提供的金額,以及自己當下的存款,在釐清準備狀況後才有辦法訂定明確計畫,開始累積不足的財富。

  5. 2020年11月1日 · 祕訣1:瞭解客戶真實想解決的「需求點」 關於投資型保單的銷售祕訣,國泰人壽展業內湖通訊處陳淑惠和台灣人壽業務處經理簡素秋皆不約而同提到,「找出客戶的真實需求點」是邁向成交最重要的關鍵點。 陳淑惠以自身經驗表示,自己受過CFP專業證照的訓練,她會使用顧問式、專業的行銷方式,第一步先確認客戶的背景、屬性,先瞭解客戶平時都是用哪些投資工具去做投資,透過這些瞭解能夠觀察出客戶可承受的風險程度。 陳淑惠表示,許多客戶不知道可以運用此保單帳戶平台來幫助自己更靠近夢想,業務人員必須瞭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做好人生規劃。 在這個數位時代,關於投資型商品的相關資訊,遠比以往容易取得。 許多客戶搞不好對這方面的知識就已具備一定程度的基礎,但他卻不見得很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以及該如何運用投資型保單填補。

  6. 2019年11月1日 · 家族企業將現金或家族企業股權捐給基金會,基本目的是要做社會公益,可享有免稅優惠。 然而,因許多家族把基金會做為家族控股工具,拿了大筆股利收入,但承作公益的金額太少,與獲得免稅的金額差距太大,引起外界質疑,以很少的公益享受巨額免稅利益。 因而二 一九年二月財政部對財團法人免稅標準做了大修正,依照新標準,收入總額1億元以上機關團體,與創設目的相關之公益支出不得低於80%才可免稅;年收5,000萬至1億元者,支出不得低於70%;5000萬元以下者公益支出不得低於60%,就免稅標準財團法人基金會特定免稅優勢特色減弱。 不過,由於眾多財團法人的反彈聲浪,財政部將會蒐集各界意見,仍待行政院公告才會上路。

  7. 2024年3月1日 · 方法1 假設同意法. 經過前面的一系列工作,業務員對客戶的經營已到了促成階段,不少人在此時會假設客戶已經同意成交,引導客戶填寫投保的基本資訊,如詢問客戶「請問您的受益人是誰? 」、「請問您喜歡年繳還是繳? 」、「請問您的健康狀況如何? 」等問題。 這些常見的做法雖有助於引導客戶成交保單,但客戶聽多了,也會不容易被打動。 面對這樣的情況,業務員可以轉換思維,從強調保單利益的角度著手促成。 例如,客戶在同意成交之後,將獲得怎樣的保障、享受哪些服務、能為家庭解決什麼問題等。 當這些美好的景象在客戶的腦海中浮現,客戶就會希望更快擁有這些權益,讓自己和家人安心,作出購買決定也就更容易了。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4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