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24日 · 這時候我會採用一張簡單計算表格做好目標型儲蓄計劃一文裡提到的方法準備一張統計表格然後定下短中長期的儲蓄目標例如打算買一台車準備小孩教育基金準備未來人生養老基金),接著以一年或兩年為期限設定一個目標儲蓄金額再計算出那每一個月應該存入多少金額才能達成目標。 獲得「每個月應該存入多少金額才能達成目標」的數字後,就單純記錄每個月有沒有辦法(或是盡量想辦法)存入目標金額即可,因為無論我花了多少,只要能達成目標儲蓄金額,其實我的目標也達到了。 目標儲蓄法,其實就是預算控制法的另一面做法而已,兩者也可以搭配一起使用。 3. 專案記帳法 :

  2. 2015年10月28日 · 一個前,我在電腦玩物寫下「Excel 記帳雲端進化!Google 表單比記帳 App 還好用」這篇文章,分享如何利用 Google 表單加上 Google 試算表設計記帳 App ,而在那之後,我把這樣的方法跟我的老婆分享,她也很喜歡這個方法,我們就開始利用這個方式進行家庭記帳,一轉眼也一起實作了一個多,是時候 ...

    • 月供股票計劃1
    • 月供股票計劃2
    • 月供股票計劃3
    • 月供股票計劃4
    • 月供股票計劃5
  3. 2017年1月31日 · 這個理財計畫有幾個重要欄位與填寫步驟,我一一說明如下。 1. 你想要「完成什麼」? 這個計畫表不是一般的存錢計畫,而是針對「 有特殊花費需求的 」儲蓄目標來設計的,例如我除了一般的個人理財投資外,想要在下半年帶家人出國旅遊,那麼我應該「額外設定什麼樣的儲蓄計劃」,可以讓我更沒有負擔的達成任務呢? 首先我們可以在「短期」、「中期」、「長期」計畫中,寫上分別是半年內、一年內、一年以上想要達成的「額外花費目標」,實際範例可參考上面我表格中的示範內容。 一般儲蓄理財的方法,則可以參考我寫過的:「 丟掉記帳軟體與 App ,轉個彎,我養成了記帳的習慣 」一文。 2. 你還「需要」多少「額外的金錢資源」來讓其完成? 接著在「預估目標金額」填寫要達成這個額外花費需要的總金額是多少?

  4. 2018年3月3日 · 先根據現實把一定會被佔用的時間填好,剩下的就是還不知道怎麼辦的時間空檔,這時候不用先計畫,而是在未來一週實際記錄看看,追蹤自己在這些空檔裡,用了多少時間來完成想做的新專案。 2024/1 最新分享: 有種拖延是計畫導致的拖延? 善用 3 種「意外的短專注」克服拖延. 為什麼需要練習看看「未計畫時間表」? 主要可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總是感覺沒時間」 。 尤其有一個工作、生活常規之外可以提升自己的任務,但怎麼總是沒時間去執行呢? 是真的沒有空檔? 還是我找不到、不會利用空檔? 第二個問題:「一事無成只想拖延」 。 不知道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除了工作、生活上別人會推動我去完成任務的時間外,其他時間我幾乎都是東摸西摸。 我可能設定了很多要做的任務,但過度理想化,列了太多,最後沒一個做到。

    • 月供股票計劃1
    • 月供股票計劃2
    • 月供股票計劃3
    • 月供股票計劃4
  5. 2018年12月30日 · 主要針對的是個人年度計畫的部分。 前面兩篇完成了:「如何實現年度計畫?從挑選值得實踐的新目標開始」、「如何實現年度計畫?練習目標三角分析,拆解願望成真 3 原因」,我提到要完成年度計畫,那麼我自己勢必要有所改變。

  6. 2019年2月9日 · 有一個簡單但有效的存錢方法是,以一年 52 週為時程,第一週存下 10 元,第二週存下 20 元,以每周增加 10 元的方式遞增。 連續存滿 52 週,最後一週存下 520 元。 這樣看起來,每一週儲蓄的數字都不高,但最後卻能一整年多存下 13780 元。 足夠實現個人自助旅行計畫。 (當然,你可以提高每週金額來挑戰存下更多) 這個「階梯式」挑戰的用意在於,讓我們從最簡單的步驟開始,沒有壓力的開始儲蓄,雖然很簡單,但如果能夠持之以恆,最後也能累積一筆可交換價值的金額,甚至因此真的養成儲蓄習慣。 那麼「時間儲蓄」的 52 週階梯式挑戰要怎麼做呢? 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7. 2016年12月15日 · 接著,我在「 Time Estimate 」欄位,輸入我對每一項工作任務預估的時間,例如有個任務只要 30 分鐘,有的任務要 40 分鐘。 而「自動時間精算 Excel 表」的「自動精算」功能,就是用在列好清單、預估好花費時間後,會在右方自動推算每一個任務的開始、完成時間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