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 相關

    廣告
  2. 20/21年度利得稅首200萬利潤已降低至8.25%, 成立公司 | 秘書服務 | 會計理賬 | 審計稅報. 自2000起服務近28,073中小企 | 尖沙咀 灣仔 旺角 荃灣 荔枝角 觀塘 上水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15日 · 雖然市面上很多可以 計算熱量 、 追蹤時間 、 紀錄帳目 的 App ,但這類紀錄工具如果沒有一個的設計是符合你的特殊需求,那麼其實可以利用自己慣用的筆記軟體、 Excel 表單等來製作,有時候更有彈性,資料還更容易掌控在自己手上。 (延伸閱讀: 萬用型 App 優先法則! 提升產能,節省時間的工作術 ) 例如我之前寫的「 Excel 記帳雲端進化! Google 表單比記帳 App 還好用 」,就是用 Google 表單自己設計記帳 App ,滿足我想要「有特殊消費評分格式」、「可以和老婆一起記帳」的特殊需求。

  2. 2020年7月15日 · 例如我們有一則報稅任務筆記,統整每一年的報稅資料與流程。 但絕對不是亂丟資料。 以生活中的任務為單位,進行溝通,避免事情變得瑣碎混亂。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1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2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3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4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5
  3. 2016年12月3日 · 商務郵件不是寫文章,對對方來說「可以用最短時間確認所有重點」才是要滿足的目的,這時候最短又最完整,就是必須拿捏的寫信技巧。 當然我們還是要顧及一些基本的禮數,尤其在第一次寫信給客戶、第一次接洽他人、請求一件重要事情時,但過與不及都不好: 「太精簡」,對方覺得你失禮,而且你提供的資訊太少(沒有完整說明所有重點),對方不知道如何回應你,所以乾脆不理你。 「太冗長」,有時文謅謅卻不真誠(看起來像套範本)反而更假,內容太多讓對方找不到重點,甚至很容易漏失重點,這些其實也都是寫信者的錯誤。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享我自己如何撰寫一封「精準商務郵件」,讓對方可以用「最短時間確認所有重點」的方法,尤其在面對要溝通一件複雜任務時,更能派得上用場。 關於讓工作更精準有效率,你或許還想參考:

  4. 2015年1月10日 · 1. 番茄鐘桌面軟體: Focus Booster 善用桌面電子番茄鐘,讓工作專注力加速. Focus Booster 是目前我覺得好看、順暢、好用的電腦版番茄鐘軟體,他同時有 Windows 版、 Mac 版與網頁版可以使用,免費版可以單機運用,完成基本的時間計時功能。 他也有可以常駐桌面螢幕頂多的小計時器,讓我們一邊工作一邊保持 25 分鐘的專注力的維持。 這個軟體的唯一缺點可能是免費版沒有番茄鐘工作長期記錄的功能。 2. 番茄鐘網頁工具:T omato.es 番茄鐘工作法 Web App 長期追蹤你的工作效率.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1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2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3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4
    • 有限公司幾時報稅5
    • 有何不同?
    • Events 某個時間點的約會
    • To Do 等待辦理的重要事項
    • 相關的功能

    言歸正傳,到底To Do和Events有什麼分別呢?從它的設計目的來看,這兩個功能的分別如下:既然叫做「行事曆」,那麼很自然就讓人聯想到什麼時間我們應該做什麼事情,例如晚上八點和小美約去看電影,明天早上十點要開會等等。但是,真的所有的事情都有確定的「發生時間點」嗎? 例如我想去買一套京極夏彥最新的小說,我需要去繳納這期的信用卡費用,或者說在今年以前我必須完成A專案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好像不需要規定一個「確定的時間」,頂多我就是要規劃「什麼時間點之前」我要完成這些事情而已。因應上面這兩種「不同」的需求,所以Rainlendar或一般行事曆軟體都會有兩種不同的設計: 1. Events(事件、約會):確定某個(段)時間要發生的事情,我必須在這個(段)時間去做這件事。 2. To Do(工作、待辦...

    你可以在右鍵選單點擊【新事件】,或者直接在行事曆的某個日期上雙擊滑鼠左鍵,都會開啟「事件」編輯對話盒。 在這個對話盒中幾個功能的意義如下: 1. 摘要:事件、約會的標題。 2. 地點:約會發生的地點,會自動記錄你輸入過的地點,方便以後點選。 3. 開始/結束時間:每個約會開始與結束的預計時間。 4. 鬧鐘:約會時間多久前要發出提醒。 5. 輸入欄位:填寫約會的細節內容。 6. 行事曆按鈕:選擇這則約會要記錄在哪個行事曆檔案中。(你可以設定多個行事曆來管理不同種類的行程,詳細情形可以參考我的那篇完全攻略) 7. 分類按鈕:為這則約會勾選一個或多個屬性,可以複選,設定屬性後依據你目前使用的「外觀介面」會顯示不同顏色和圖標。 在「事件對話盒」中切換到〔重複事件〕分頁,在這邊你可以把事件設定成週期性...

    有了對於Events功能的認識後,我們就可以很快的看出To Do設計上的區別。同樣的在右鍵選單點擊【新工作】,就可以打開「待辦事項」的編輯對話盒。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最明顯的不同有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你不一定要選擇時間點;第二個就是優先級、進行狀態(進度)的設定。從這裡我們就可以呼應前面所講的:「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不一定什麼時間點要做,但是我不能忘記,而且可能必須在某個時間點之後開始做,或者是在某個時間點之前完成」。 當然只要你喜歡,你還是可以在「To Do 待辦事項」中設定詳細的開始與結束的時間,甚至把某個約會用To Do對話盒來設定,不過我這邊還是說明一下To Do這邊之所以這樣設計的用意: 1. 不勾選時間之一:通常表示你接下來準備要做的一些瑣事,例如要打一通確認機票的電話、要連絡兩...

    你可以在Rainlendar中點選滑鼠右鍵選擇【管理】,就會出現可以管理「Events 事件」、「To Do 待辦事項」的對話盒,你可以在這裡點選某個約會或工作,然後打開來做編輯。 另外如果你對於這些提醒、通知、顯示模式有點不滿意,也可以到【選項】的「進階」分頁,裡面有很多細節可以讓你手動調整,不過這邊因為太瑣碎了,我就不介紹了,大家實驗看看就知道這邊每個設定的功能了。 1. 小結: 讓我們回到本文最開始的讀者提問:To Do可不可以設定未來的時間點?答案是可以。To Do是不是今天要做的事?Events是不是重要的事?答案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重點在於你怎麼去利用To Do和Events不同的功能設計,然後你自己感覺能夠管理好自己的事務即可。 而如果你想要把雜事設定在未來的時間點裡,譬如說提...

  5. 2019年4月7日 · 每年我的稅務資料也有一則固定任務筆記,上面有所有繳稅的方法、行動清單、相關資料。 於是我可以快速對照去年的方法,規劃或整理今年的稅務資料、行動。

  6. 2021年4月14日 · 不要追蹤很零碎的行動清單,最好是直接追蹤某一個需要執行一段時間、並且要完整交付的具體任務,例如「撰寫企劃案」,這樣才方便追蹤統計, 知道完成一個成果加起來要花掉多少時間。 (方便安排 進攻行事曆 ) 如果是例行行政任務,或是雜事,可以給他一個統稱,例如「處理電子郵件即時通」, 這樣就可以算出在這類雜事中,到底會花掉每天多少時間。 (方便做工作流程的改進) 專案(Project) 可以是長期的具體專案,這個專案中有很多子任務要分段完成並交付,例如「 時間管理書籍專案 」。 或是當作一種工作、生活中的任務分類來使用,例如「親子專案」。 開始計時: 在「 TimeCamp 」中可以用兩種方式計時: 手動添加:可以事後手動加入一段時間內在執行哪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