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31日 · 早前特首林鄭月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未來政府增加公屋單位至80萬個已足以解決香港基層的住房問題並指可把未來大部分新興建的公屋轉作綠置居出售消息一出立即同時引起民主派和建制派的強烈不滿林鄭亦因此罕有地向公眾道歉作為香港的領導者林鄭理應要明白從政者要謹言慎行是次她在沒有合理根據的情況下拋出封頂論」,唯一的補救辦法是以實際行動解決香港基層房屋問題

  2. 2017年10月27日 · on.cc東網. 386K subscribers. Subscribed. 51. 12K views 6 years ago....

  3. 2017年10月27日 · 特首林鄭月娥接受傳媒專訪時提出公屋封頂論表示公屋數量由現時約76萬伙增至80萬伙已經足夠未來會將資助房屋重點轉向綠置居其實這個構想並不是林鄭首創而是15年前港府房屋政策的隱藏第十招」。 15年後的今天林鄭月娥又再舊事重提相信是政府內部評估過後15年前解決不了的問題如今已經有解決方法不過實際上公屋封頂論卻忽略了兩個現實難題政府硬推絕非明智。 林鄭接受《明報》訪問時指,目前本港已有76萬個出租公屋單位,快將增至80萬,認為在保持公屋單位流動性下,此數目足夠應付基層家庭需求。 (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延伸閱讀:公屋數目封頂? 林鄭月娥:80萬伙已夠照顧基層 房策非迫人買樓. 公屋數量封頂 董建華年代的構想.

  4. 2017年10月31日 · (張永康攝) 特首林鄭月娥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指早前接受報章訪問時提到80萬個出租公屋單位已足夠照顧基層家庭需要她澄清當時將一個相對複雜的概念簡單化數字化因此引起不必要的焦慮她對此表示歉意承認身為特首或許要更敏感她解釋80萬個公屋單位並非出租公屋的建屋目標更非為存量封頂重申建屋量相比長遠房屋策略只會有增無減不存在走數或不尊重長策早前所訂的建屋目標。 她重申,80萬只是建基於現時有75.6萬個公屋單位,並考慮到今後數年必定會落成的公屋單位數量,綜合而成的預數數字,並非目標及建屋極限。 她又指,就目前而言,數字固然不足夠,但當日後房屋政策各元素完備、置業階梯改善、公屋單位有一定流轉性,或許能滿足基層的住屋需求。

  5. 2021年7月15日 · 自從中央提出需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後房屋政策即成為政壇熱門話題前特首梁振英及特首林鄭月娥更曾就房屋政策隔空對話」,當中如何增加公屋落成量更成為焦點以下透過不同角度讓讀者了解上屆梁振英政府和現時林鄭政府在公屋政策上的表現先睇兩屆政府公屋實質建屋量. 2012至2017年梁振英任內提出5年任內建成7.5萬個公屋單位最終只有6.28萬個單位落成比目標少1.22萬個。 至於現任特首林鄭月娥,任期首3年公屋實質建屋量為4.12萬個,預計任內將有7萬單位落成,比梁振英政府多。 不過,兩屆政府均無法達縮短公屋輪候時間,離一般家庭及單身長者3年上樓目標越來越遠。 梁振英任內輪候時間由2.7年增至4.1年;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輪候時間增加至5.8年。

  6. 2021年10月11日 ·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昨提及構思要求房委會代政府向輪候公屋逾3年的申請人支付現金津貼,引起各界關注。早在20年前,房委會曾研究為輪候冊家庭推出租金津貼,冀以租津代替興建公屋,因房委會財政緊絀及內部反對,最終2003年決定擱置,連實施約2年的長者租津試驗計劃亦要逐步撤銷。

  7. 2017年10月28日 · 林鄭月娥接受報章訪問時稱公屋單位將由七十六萬個增至八十萬個已足夠照顧基層家庭需要故日後可將大部分新建公屋轉作綠置居出售既可騰出不同區域的單位予輪候冊申請人亦可減輕房屋委員會在營運公屋上的財政負擔換言之房委會只要增建多四萬個出租單位便足以滿足基層住屋需求她否認逼人買樓稱看到社會對自置居所有很大訴求但無意訂立自置居所比例。 林鄭言論旋即引起各界狂轟,她昨午出席公開場合時仍死撐:「作為社會房屋安全網,其實八十萬個公屋單位或許可以應付最基層家庭需求,他們有條件改善到經濟情況,可以有一定積蓄,如果有置業訴求,何不想方法,透過適當房屋政策,讓他們圓置業夢。 」又說政府有決心減短公屋輪候時間,但需有土地供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