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4日 · 《收回土地條例》一向被稱為政府的「尚方寶劍」,皆因這是政府的「絕招」,業主「無得say no」。 寶劍慎出鞘,政府向來不多使用這條條例,但情況在近期有變化。

  2. 2021年7月30日 · 當局近期多次展露解決住屋問題的決心,昨日再次揮動「尚方寶劍」,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元朗朗邊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附近一帶106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積約4.8公頃,這已是過去3個多月來第四次引用條例收地。. 據了解,今次被收土地涉及多幅屬於 ...

  3. 2021年5月13日 · 特首林鄭月娥於2019的《施政報告》提出,會動用「尚方寶劍」、《收回土地條例》,檢視全港十組已規劃作綜合發展區或住宅的私人土地,但拖延多年仍未發展的地塊,研究是否適合收回作公營房屋發展。 事隔兩年,政府終公布將在上述十幅土地中,收回三幅分別位於元朗及粉嶺的私人土地,但面積合共僅約1.2公頃,據悉收地期間定於2023年。 部份地段由大型發展商例如新地、新世界等持有,意味政府終向地產商持有靚地「亮劍」。 倘以現時特惠賠償金額每呎農地1090元計,上述地段各大發展商,合共只獲賠約6000萬元。 但本土研究社質疑,當局花兩年時間研究,最終只收回1.2公頃實在太少。 而時間過長亦令發展商可趁機規劃發展,避過「收地一劫」,猶如「偷走土地供應」。

  4.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她今早出席聯合電台論壇時表示,未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地建屋,是因為會收到很多阻礙,並以新界東北發展為例

  5. 林鄭月娥於本月中在立法會上提出五招解決房屋問題,並強調要徹底解決土地房屋問題,不需要因時制宜的招數,而是持之以恒的決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在近日多次表明香港必須「告別劏房」,須以堅定意志與破釜沉舟的決心去搞。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9年10月17日 · 在公佈的一系列短、中、長期增加土地房屋供應的措施中,動用被稱為「尚方寶劍」的《收回土地條例》收回3類私人土地百分百興建公營房屋(包括公屋、居屋、綠置居、首置上車盤等)最受人關注。 林鄭月娥形容,有關措施擺脫了傳統的官方思維,放膽地採納一些以往政府往往有保留、但其實是不少市民樂見的政策措施的例子。 第一類是收回由私人擁有的新界約450公頃土地,大部分為棕地,會先規劃後收地,並優先檢視當中160公頃較接近現有基建設施的棕地。 該批棕地分佈於屏山及藍地一帶,今年底將開展進一步技術評估,原來的棕地作業會研究遷入多層大廈中,餘下290公頃亦會於明年底開始檢視。 第二類是收回各區已規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但多年來因各種原因未有動靜 (即仍未改地契)之地塊,會評估其是否具發展公營房屋的潛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