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25日 · 柳永. 系列古代抒情詩. 鳳棲梧.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註釋. 1此詞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 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 雙調,六十字,仄韻。 2危樓:高樓。 3黯黯:迷濛不明。 4擬把:打算。 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時宜。 5對酒當歌:語出曹操《短歌行》。 當:與「對」意同。 6強:勉強。 強樂:強顏歡笑。 7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 語本《古詩》:「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詞。 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 「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遊目必遠。

    • 雜詩

      《夜半樂》(柳永)詩句譯文賞析 太平廣記12雷雨山石草木卷 ...

    • 柳永

      柳永 系列:人生必背古詩詞大全 蝶戀花 佇倚危樓1風細細, ...

    • 左傳

      《晉公子重耳之亡》現代文全文翻譯: 晉國的公子重耳,在遭 ...

    • 李白

      李白 - 《鳳棲梧》(柳永)全文翻譯註釋賞析 | 古文翻譯庫

    • 赤鯇公

      赤鯇公 - 《鳳棲梧》(柳永)全文翻譯註釋賞析 | 古文翻譯庫

    • 王維

      王維 - 《鳳棲梧》(柳永)全文翻譯註釋賞析 | 古文翻譯庫

  2. 柳永這首鳳棲梧正是在這些典故的基礎上寫成的詞中描寫了一位歌女的歌聲詞起首三句虛寫歌妓的美貌先寫客人與歌妓之間隔了一層帘子不僅交代了這次聽歌會並非在一般的歌館之中而是某位達官貴人家中而且為後文不見如花面作了鋪墊

  3. 原文. 簾下清歌簾外宴。. 雖愛新聲,不見如花面。. 牙板數敲珠一串,梁塵暗落琉璃盞。. 桐樹花深孤鳳怨。. 漸遏遙天,不放行云散。. 坐上少年聽不慣。.

  4. 朝代:宋代 作者: 柳永 同類型的詩文:暫無標籤 原文 蜀錦地衣絲步障。屈曲回廊,靜夜閑尋訪。玉砌雕闌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爐溫斗帳。玉樹瓊枝,迤邐相偎傍。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鴦繡被翻紅浪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作品原文
    • 注釋譯文
    • 詞牌格律
    • 作品鑑賞
    • 作者簡介

    鳳棲梧(柳永)一般指本詞條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上片寫登高望遠所引起的無盡離愁,以迷離的景物描寫渲染出淒楚悲涼的氣氛;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最後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憔悴。全詞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表現了主人公堅毅的性格與執著的態度,成功地刻畫了一個志誠男子的形象。

    •作品名稱: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創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處:《樂章集》

    •文學體裁:詞

    •作者:柳永

    •題材:懷人詞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⑴,望極春愁⑵,黯黯生天際⑶。草色煙光殘照里⑷,無言誰會憑闌意⑸。

    詞句注釋

    ⑴佇(zhù)倚危樓: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桿上。佇,久立。危樓,高樓。 ⑵望極:極目遠望。 ⑶黯黯(ànàn):心情沮喪憂愁。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 ⑷煙光: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 ⑸會:理解。闌:同“欄”。 ⑹擬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羈。 ⑺強(qiǎng)樂:勉強歡笑。強,勉強。 ⑻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詩十九首》:“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⑼消得:值得。

    白話譯文

    我佇立在高樓上,細細春風迎面吹來,極目遠望,不盡的愁思,黯黯然瀰漫天際。夕陽斜照,草色蒙蒙,誰能理解我默默憑倚欄桿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喝個一醉方休。當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才感到勉強求樂反而毫無興味。我日漸消瘦也不覺得懊悔,為了你我情願一身憔悴。

    詞牌說明

    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格律對照

    (上片) 佇倚危樓風細細。 中仄中平平仄仄。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下片) 擬把疏狂圖一醉, 中仄中平平仄仄。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說明: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加粗體字,表示韻腳。)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採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 上片首先說登樓引起了“春愁”:“佇倚危樓風細細。”全詞只此一句敘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紙那樣突現出來了。“風細細”,帶寫一筆景物,為這幅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使畫面立刻活躍起來了。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極目天涯,一種黯然魂銷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點明了時令。對這“愁”的具體內容,詞人只說“生天際”,可見是天際的什麼景物觸動了他的愁懷。從下一句“草色煙光”來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愁恨的連綿無盡。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經倦遊思歸,也表示自己懷念親愛的人。至於那天際的春草,所牽動的詞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種,詞人卻到此為止,不再多說。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寫主人公的孤單淒涼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寫點明時間,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樓頭眺望,時已黃昏還不忍離去。“草色煙光”寫春天景色極為生動逼真。春草,鋪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陽的餘輝下,閃爍著一層迷濛的如煙似霧的光色。一種極為悽美的景色,再加上“殘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層感傷的色彩,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調。“無言誰會憑欄意”,因為沒有人理解他登高遠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無言。有“春愁”又無可訴說,這雖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內容,卻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並沒有說出他的“春愁”是什麼,卻又掉轉筆墨,埋怨起別人不理解他的心情來了。詞人在這裡閃爍其辭,讓讀者捉摸不定。 下片作者把筆宕開,寫他如何苦中求樂。“愁”,自然是痛苦的,那還是把它忘卻,自尋開心吧。“擬把疏狂圖一醉”,寫他的打算。他已經深深體會到了“春愁”的深沉,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澆愁。詞人說得很清楚,目的是“圖一醉”。為了追求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跡,只要醉了就行。不僅要痛飲,還要“對酒當歌”,借放聲高歌來抒發他的愁懷。但結果卻是“強樂還無味”,他並沒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歡樂而“無味”,更說明“春愁”的纏綿執著。 至此,作者才透露這種“春愁”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他的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語破的:詞人的所謂“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這首詞妙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裡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訊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調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迴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詞的最後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迴蕩,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名家點評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上片寫境,下片抒情。“佇倚”三句,寫遠望愁生。“草色”兩句,實寫所見冷落景象與傷高念遠之意。換頭深婉。“擬把”句,與“衣帶”兩句,更柔厚。與“不辭鏡里朱顏瘦”語,同合風人之旨。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第二境。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長守尾生抱柱之信,拼減沈郎腰帶之圍,真情至語。

    柳永,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於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創作慢詞獨多,發展了鋪敘手法,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展有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

  5. 為問宛溪橋畔。拂水倡條,幾贈行人手。一樣葉眉偏解皺。白綿飛盡因誰瘦。 今日離亭還對酒。唱斷青青,好去休回首。美蔭向人疏似舊。何須更待秋風后。

  6. . 柳永《蝶戀·鳳棲梧》 蝶戀花 · 鳳棲梧 原文: 蜀錦地衣絲步障。 屈曲迴廊,靜夜閒尋訪。 玉砌雕闌新月上。 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爐溫斗帳。 玉樹瓊枝,迤邐相偎傍。 酒力漸濃春思蕩。 鴛鴦繡被翻紅浪。 詩詞作品: 蝶戀花· 鳳棲梧. 詩詞作者:【 宋代 】 柳永. 詩詞歸類: 【 離愁 】、【 淒涼 】、【 思鄉 】 你可能也喜歡: 王安中《蝶戀花》 胡翼龍《長相思(題甘樓)》 馮取洽《賀新郎(壽張宜軒)》 李呂《臨江仙》 王安中《安陽好(九之二)》 葛勝仲《蝶戀花》 趙令 《蝶戀花》 嚴仁《蝶戀花(春情)》 程垓《鳳棲梧(南窗偶題)》 柳永《鳳棲梧(三之一·小石調)》 發表評論. 閱讀 38 次. 隱藏邊欄. A+. 發佈日期:2017年01月02日 所屬分類: 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