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李家超指裁決顯示法庭確定本案發生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行,旨在破壞、摧毀或推翻《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確立的現行香港政治制度和架構。 案中45人全被定罪顯示犯罪計劃的規模和嚴重性。 他又批評在法庭審訊期間,有境外勢力公然不斷抹黑司法機構、律政司和執法部門,甚至以恫嚇的政治手段和誤導性言論,製造壓力,公然踐踏法治,特區政府予以最強烈譴責。 鄧炳強就指,審訊中清楚看到任何想危害國家安全的人都難逃法網,而且不能掉以輕心,指外部勢力及他們在香港的代理人仍虎視眈眈。 【16:25】 初選案裁決在約3時10分散庭後,警方於下午4時許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外見傳媒。 國安處總警司李桂華歡迎法庭的裁決結果 ,又指判辭反映法庭認同本案性質嚴重,而各被告的參與程度有所不同,裁決亦反映被告當時的行為有錯及違法。

  2. 2024年4月15日 · 文本立引述林百欣二房兒子林建岳和電視廣播前副主席兼執行董事李寶安的供辭,指兩人曾於2004年帶了乾炒牛河上門探望林百欣討論遺囑意願,林百欣如常對答及一度表示「好好」。 林百欣名下公司的董事另指,林百欣當時能夠商量生意業務,對金錢銀碼概念清晰。 文本立指,林百欣多年前就三房母女在上海「芝大廈」項目先後借款及擔保各5億元,兩人未有還款。 文又透露,林百欣遺產共約29億元,當中逾19億元分予次子林建岳,長子林建名獲分約7億元,二房太余寶珠和林建康獲2.9億元。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林百欣 法庭 爭產.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3. 2024年5月17日 · 2024年5月17日星期五. 政府任命廖李可期為新聞處長 利敏貞、朱曼鈴、黃智祖將退休 (17:44) 政府宣布5項高層官員任命,其中現任保安局副秘書長廖李可期將由今年5月24日起,接替陳偉偉出任政府新聞處長;漁農自然護理署副署長黎堅明將5月29日出任漁農自然護理署長,接替將於同日開始退休前休假的梁肇輝。 廖李可期1990年加入政務職系,於2022年4月晉升為首長級乙一級政務官(D4)。 她曾在多個決策局及部門服務,包括前憲制事務科、運輸署、前政務總署、前中央政策組、政務司長辦公室、公務員事務局及保安局,並於2011年9月至2018年12月出任律政司副政務專員,之後出任保安局副秘書長。

  4. 2024年1月10日 · 劉銳紹:不需風流高格調 引得黃鶯下柳條——2024年中國如何開局的利弊和對策. 【明報文章】2024年,對中國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這不單針對「十四五」規劃而言,對更長遠的發展也有重要啟示。. 所以,不能因循守舊、虛張聲勢,更不能驕躁浮誇 ...

  5. 2021年1月15日 · 20年來,由香港的建築保育未萌芽,至天星皇后事件捲起熱潮,到近年本地歷史建築屢獲肯定,他不止帶領ACP培育官方和民間的保育人才,也落力把香港的建築保育項目推到國際,協助灣仔藍屋、中環大館、南豐紗廠等奪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育獎項。 李浩然在香港出生,8歲舉家移民新加坡,當兵幾年才入大學讀建築。 「我並不是自小就鍾情於古蹟建築。 我熱愛美術,但新加坡大學沒這些科目,爸爸覺得畫畫掙不到錢,於是叫我讀建築,『畫則也算畫畫啦』。 」與建築結緣雖說是無心插,但回看卻發現都是有迹可尋。 最近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清拆哄動一時,李浩然當日的電話接個不停,有記者問他是否曾去過這地方,就在這剎那,他半世紀前的記憶突然被喚起。

  6. 2024年1月2日 · 2023上下半年的心態轉變. 今年聖誕,筆者留港消費,數次朋友聚會都談到香港前景。 席間有不少朋友看淡,更拋下一句:「趁香港仍有錢搵,搵多幾年錢就走。 」說這些話的人,都有幾個特點:他們對政治制度的變化,並非最抗拒的一群(最抗拒的人,相信早已離開香港);他們有專業背景,繼續支撐着現有制度;他們最近開始有移民打算,但具體的計劃會延後兩三年才實行;他們有的正在考慮移民到哪個地方,有的正在儲錢,而在這段「儲錢走人」的時間,消費意欲自然減少。 他們當下的心態,與2023年上半年的心態,有本質上的分別:在較早時間,他們傾向留港,萬一有什麼變卦才考慮離開;惟到了下半年,他們傾向離開,假如香港環境變好,他們才會考慮留下來。 筆者相信,社會上有一部分人都抱有這種想法,這也代表爭取他們留下來的門檻,將會提高。

  7. 2021年5月23日 · 阿Jer柳應廷則另闢蹊徑,曲詞唱作,層次豐富,引起不少文青共鳴。 「我被遺落在寬廣的銀河」,「黑暗中等不到黎明」,這些心靈絮語,發自於2019/2020年的時代深谷,在風風火火的香港,我們沉身於水底,我們遺落於銀河……一個30歲未夠的年輕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