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1日 · 1. 編按著名日本歌手演員安達祐實演藝生涯從童星沒有家的女孩參演開始到拍攝寫真集爭議都是二十多年來台港矚目的娛樂新聞自從2011年遇上著名攝影師桑島智輝生活安穩下來並於2014年結婚在桑島智輝鏡頭下的安達祐實再不是媒體強調的童顏女優回復尋常的踏實的生活面貌並出版了兩本攝影集。 台灣書店moom bookshop發放相關書訊,本版轉載並精選圖輯—— 按圖放大—— + 3. 廣泛為雜誌、廣告以及藝人寫真進行拍攝,尤其以人物肖像而知名的日本攝影師桑島智輝,自 2014 年結婚以來,每一日都會為他的妻子、演員安達祐実拍照。

  2. 2022年5月10日 · 出版: 2022-05-10 22:30 更新:2022-05-10 22:30. 40歲的日本童顏女神安達祐實驚傳婚變根據日媒女性SEVEN報導她IG放閃照越來越少連母親節的照片都相當簡陋因為早在年初她就和攝影師老公分居了。. 安達祐實2014年與攝影師桑島智輝再婚兩人 ...

  3. 2022年5月22日 · 2014年33歲的安達佑實與35歲的桑島智輝結婚這一次她是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吧從2015年開始桑島智輝就不停記錄兩個人的生活有童心未泯玩影子的她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日常大明星的生活照

  4. 2020年11月8日 · 紀錄了3年夫妻生活的寫真集我我》,由日本攝影師桑島智輝與安達祐実於 2011 年相識2014 年步入婚姻兩人相戀以來桑島智輝堅持每日都用菲林相機紀錄妻子的日常素顏躺在沙發看電視在家中每個角落欣賞她悲喜交替的每個時刻。 《我我》攝影集封面。 (圖片來源:amazon) 8年期間的相處,累積了三萬逾張的相片,集結成兩本寫真後,仍不時在社交網站分享他們的日常,這夫妻的放閃締造了家庭攝影及幸福的新定義。 耳聞. 扭耳仔. 搶先表達. 曾經日本樂隊 never young beach 找來小松菜奈,以日常系的影片風格拍攝成MV《お別れの歌》,每一個觀眾都像是小松菜奈的男朋友,用手機回憶與ex.

    • 英國攝影師歐亞廢墟大冒險
    • 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在中國
    • 福島核災後遺
    • 1980年代中國照片記錄國民記憶
    • 用微縮模型與攝影建築想像世界
    • 意大利攝影師記錄昔日歐洲人貌
    • 為生者尋找死者影像紀錄
    • 斯洛伐克攝影師記錄蘇聯時期老舊泳池面貌
    • Cyberpunk強烈風格改寫攝影定義
    • 女優與攝影師的婚後生活

    攝影師 Darmon Richter 生於英國牛津,原本就讀心理治療的他秉著探索之心,走訪了北韓與海地等國,被共產主義建築的粗礪、神話性、烏托邦式設計給吸引,它們被遺棄後的模樣,彷彿是那永遠存在於空想裡的美好藍圖。Darmon Richter 更組織了多場探索這些建築遺址的旅行團,此書《Chernobyl: A Stalkers' Guide》便是其結束二十次烏克蘭之旅後的首本作品。 【相關閱讀:廢墟觀光——切爾諾貝爾核災現場影像】 書單|2|Henri Cartier-Bresson《Henri Cartier-Bresson: China 1948-1949, 1958》(Thames & Hudson)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在其報道攝影生涯中非常獨特且重要之集結,也是他中國相關作品的首度研究與專題展出。1948-49年,布列松在中國停留了十個月,期間在《生活》(Life)、《巴黎競賽》(Paris Match)等雜誌發表了多幀中國所見所聞之影像。雖然時值國共內戰時期,但在這些影像中不見戰爭的煙硝,反而突顯大時代下的人間煙火,這系列照片也成為報道攝影史上最好的作品之一。1958年他在中國官方人員的全程陪同下,看見了大躍進、人民公社等的改革興起,攝取了看似繁榮的空中樓閣,此時的布列松已是公認的報道攝影巨擘。 【相關閱讀:誰保留變革中國前後平民最真實面貌】 書單|3| Carlos Ayesta, Gui...

    2011 年的3月11日,日本發生了規模 9.0 的大地震,不僅此地震是日本有觀測紀錄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所引起的海嘯也最為嚴重。 攝影師詢問從前的居民、傾聽他們的聲音,並試圖請他們回到家鄉,那些曾經充滿喧囂的遊樂場、叫賣聲此起彼落的商店街⋯⋯在攝影機面前,他們走入彷彿是上輩子那麼遙遠的熟悉場景,就像是往日的一個平凡午後一般,上班族光顧的拉麵店、職人的工作桌、媽媽每日必訪的超市,喚回那些被凍結的記憶。然而這些日常的行為舉止與詭譎甚至令人感到超現實的場景,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活在當下的人們,與已經死去的城鎮。 【相關閱讀:福島核災廢墟時間停留死者倖存者十年前生活日常】 書單|4|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你好小朋友2: 光景宛如昨》(青艸堂)

    1981至1982年間,日本攝影師秋山亮二前後5次拜訪中國多個城市,拍攝當地的孩子們,留下了近8000張的彩色照片。並在1983年,篩選出其中116幅影像,集結出版《你好小朋友》。2018年,絕版多時的《你好小朋友》由京都出版社青艸堂規劃重新復刻再版,攝影師也因此機會重新整理過去拍攝的底片。在重新編輯的過程中,攝影師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攝影是凝固不動的東西,但攝影作品卻是有生命的,會一直活下去。那幾千張的底片靜靜地守候在那將近40年,今日拾起卻可因心境的不同,看見有別過往的新發現。 【相關閱讀:中國孩子穿越童年尋回國家發達前】 書單|5|Frank Kunert《Frank Kunert: 3 Volumes Set》(Hatje Cantz)

    德國攝影師Frank Kunert出生於 1963 年, 在 1992 年成為自由攝影師,開始他的獨立職業生涯,並致力於創作、捕獲迷你世界。其曾榮獲 German Photo Book Award 銀獎與紐約 Biennial Dimensional Salon 銀獎。目前 Frank 作品已在柏林、德勒斯登、科隆、漢堡、慕尼黑、紐約等城市中展覽過。 Frank Kunert 的拍攝主題環繞於他歷經數週製作的巧妙場景,這些宛如自夢幻島移師而出的幽默景象觸發著觀者不同的情緒。而在以荒誕之名搭建的模型背後,亦潛藏著對資本或商業體制下的反諷,驚奇與發人深省的黑色幽默並存於這一幕幕的畫面中。 【相關閱讀:攝影漏斗酒店汽車摩天輪奇異風景錯覺】 書單|6|Alberto di Lenardo《An At...

    那是一個一如既往的週六午後,Carlotta di Lenardo 在其位於意大利東北邊烏迪內(Udine)、那佈滿書籍如同一座圖書館的祖父家玩耍。一扇隱沒在書架間的門,通往秘密閣樓;在她的童年記憶裡,祖父 Alberto di Lenardo 總會領著她和弟弟走進閣樓,一探其收藏的大量火車和鐵路模型。閣樓對於 Carlotta di Lenardo 而言,是關於夏日的奇想和兒時記憶的秘密空間。直到十六歲那年,祖父與她分享了一張父親的照片,意外發現了祖父長期的業餘興趣:攝影。在巨大鐵路模型之外,閣樓裡同時保存了 Alberto 一生所拍攝的八千多幅彩色照片。他將這些照片和五十多年的人生託付給她。「祖父、祖母、和他們的朋友總是在旅行的路上。」Carlotta di Lenardo 說。她每每翻...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的一個月,編輯藤本智士和攝影師淺田政志前往災區,投入志願服務。抵達當地,映入他們眼簾的是因海嘯而四散、佈滿泥漿的照片,人們正不辭辛勞地試圖拯救它們──整片東北沿海的民眾皆自發地展開相冊清理作業,然後將其歸還。本書是2015年《アルバムのチカラ》的擴充版本,新增了2018年受日本西部暴雨侵襲的岡山縣倉敷市真備町,於災後的相片清理報道。如今,距東日本大地震已近十年,真備町民眾的活動身影使得影像所承載的意義、其與人之間的羈絆關係,又一次地浮現。⠀ 【相關閱讀:從泥漿挖掘海嘯死者照片】 書單|8| Maria Svarbova 《Swimming Pool》(New Heroes & Pioneers)

    斯洛伐克攝影師 Maria Svarbova 生於 1988 年,儘管在學時攻讀考古學,但憑藉著對藝術的濃厚興趣而以攝影為媒介從事創作。攝影師對公共泳池空間有著癡迷的愛慕情懷,透過尋找這些有趣的景點建構出她獨特的攝影風格。這些位於斯洛伐克,建造於蘇聯時期的老舊泳池,在她的鏡頭之下彷彿成為一個水上劇場;將過往的歷史痕跡參雜著現代意象,以全新的角度試圖改變每一個她所見的場景,藉由精心配置的氛圍與構圖,最終呈現出超現實甚至感到夢幻的景象。 【相關閱讀:泳池少女水著照片如畫結集空靈純淨凝結時空】 書單|9|Liam Wong《TO:KY:OO》(Thames & Hudson)

    Liam Wong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就讀於專精電玩遊戲和資工才華的爐灶──亞伯泰丹地大學,主修電腦藝術,並在 25 歲時便成為電玩開發商 Ubisoft 最年輕的電玩藝術總監。Liam Wong 持續致力於創作屬於真實和幻境的邊界質地;在一次因遊戲開發之故而前往東京時,他全然地迷上了這座在夜裡散發火紅光芒的浮游之城。⠀他受到如《銀翼殺手》的設計師 Syd Mead 和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等人的影響,Liam Wong 結合電玩設計的才華和早已渾熟的軟體技術,發展出他獨特的攝影視野。他拍攝下東京的夜景,以一種超現實的質地與風格,製作了夜之東京,最終成為《TO:KY:OO》一冊。 【相關閱讀:Liam Wong向《銀翼殺手》致敬】 書單|10|安達祐實、桑島智輝《我我、我旅我行》(青幻舎)

    《我旅我行》則收錄了他們 2014 年至 2018 年的四次攝影旅行:法國、波蘭與德國、沖繩、西班牙。身為演員,即使是私人狀態,安達祐実總是引人注目;直到當行走於異國他鄉,她終於得以個人的身份出演生活。放鬆的姿體與神情、毫無現實的紛亂或緊張感、純粹是夫妻間的相處時光,這些影像忠實紀錄著日常中難得一見的瞬間,而由旅行所帶來的不凡所體現。1978 年生於岡山縣岡山市,攝影師桑島智輝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師從於鎌田拳太郎,自 2004 年獨立後,活躍在雜誌、藝人寫真集、廣告領域。其於 2013 年發表記錄了約兩年半的安達祐実攝影集《私生活》;2014 年結婚至今,攝影師仍每天拍攝著安達祐実,並在個人平台上不定期公開妻子照片,成為網路上的話題。 【相關閱讀:私影紀實:抵抗婚姻未知未來的不安】

  5. 2022年1月11日 · 熊本縣居民失智失明死亡事件調查 《毒水曝光》主角原型還原真相. 「攝影充其量只是一種小小的聲音,但有時 ── 只是有時 ── 一張或一組照片可以誘使我們的感官化作意識。.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者;在某些情況下,照片可以喚起足夠的情感 ...

  6. 2021年2月1日 · 延伸閱讀安達祐實寫真桑島智輝 抵抗婚姻未知未來的不安 】 如同街拍大師 Martin Parr 在《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ume II》中所提及,《The Park》是一冊優秀的社會紀實檔案,完美捕捉了在東京這樣的大城市中,人性的悲哀、孤寂和欲望,是如何伴隨「性」而降臨。 吉行耕平作品—— 《The Park》為 2019 年全新編輯和設計的版本,除了收錄當年《ドキュメント・公園(檔案・公園)》中的經典作品外,亦收錄了八幅未曾曝光的照片,以及早已絕版的 1980 年代雜誌紀錄。 吉行的公園系列作品被視為日本戰後攝影的代表之一,顯示了當時社會狀態的閾限,跌入戰敗的、失落的六〇年代和即將崛起的八〇年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