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7日 · 若想尋找以室、鐵克諾音樂為主的夜店,建議可前往澀谷的「Oath」(已遷移至TRUMPROOM舊址),這裡週末營業至上午8點。 另外,在新木場最具規模的夜店活動「AgeHa」,每晚都會舉辦類型豐富的音樂饗宴。

  2. 2023年2月20日 · 深受喜愛的柴又男人. 48部系列電影《男人真命苦》於1969至1995年間上映,故事發生在日本各地,其主角阿寅每次都會被喜歡的人甩掉,可說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名人。 阿寅結束他在旅途中發生的騷動後,一定會回到柴又的糰子店老家。 對這一系列電影不熟的人可以到「 葛飾柴又阿寅紀念館 」,透過再現1950年代當時風貌的立體場景及精美的迷你模型,深入了解以前曾有眾多勞工居住的柴又歷史,以及電影的製作過程。 此外,在附設的「山田洋次美術館」可以感受到山田導演在其多彩的創作活動及作品中的奇妙想。 悠閒品茶. 「 山本亭 」位於「柴又帝釋天(題經寺)」正後方,緊鄰「葛飾柴又阿寅紀念館」。 這座建於1920年代的美麗實業家宅邸融合了日本傳統建築與西洋建築,能讓人邊欣賞庭園邊享受品茶樂趣。

  3. 2018年9月10日 · 此設施以「不斷變化的公園」為設計概念,由地上與地下4層構成垂直立體公園,其獨特的服務及活動備受矚目。. 「AWO GINZA TOKYO」由植物獵人西畠清順所監製,在此可以購買經修剪的園內植物,每次更換植物後,便會幻化為新的空間。. 而直通銀座站中央大廳的 ...

    • 從東京Metro地鐵「銀座」站B9號出口直達、從JR「有樂町」站中央口步行約5分鐘
    •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5-3-1
    • 1月1日(預定)
    • 5:00~24:30※地上樓層至銀座站中央大廳的開放時間※營業時間依店家而異
  4. 2022年10月19日 · 東京導覽. 神津島. Updated: October 19, 2022. 可享受登山、浮潛與海水浴的人氣島嶼. 神津島有沙灘、其樂無窮的岩地步道、浮潛的理想地點,是適合闔家同遊的島嶼。 島上還有登山路線及潛水地點,喜愛冒險活動的遊客亦能滿載而歸。 旅遊指南. 美麗海岸與迷人的土耳其藍大海. 浮潛及潛水. 「天上山」的健行路線. 交通方式. 從竹芝棧橋:搭乘高速汽船約3小時45分鐘,搭乘大型客船(夜行)約12小時。 從調布機場:僅需45分鐘。 土耳其藍大海、滿天星空. 神津島擁有高人氣的原因之一,就在於美麗沙灘與蔚藍大海。 距離神津島港最近的海灘為「 前濱海岸 」,其周邊還有商店可供購物。 神津島的代表性海灘「前濱海岸」

  5. 2023年8月17日 · 9月東京的觀光景點與活動推薦. Updated: August 17, 2023. 推薦9月的東京嗎? 這時的東京正值由夏轉秋的時期,不僅有煙火大會等夏日活動,還有能享受秋季植物與美食的祭典等,夏秋兩季的樂趣都能一次體會到。 9月的東京天氣如何? 9月上旬溫度仍然偏高,較為潮濕。 不過到了下旬,烈暑將趨和緩,氣候越來越舒適。 平均氣溫23.3度,最高氣溫為27.5度,最低氣溫則是20.3度。 由於颱風過境,9月屬東京雨量較多的月份,請準備防水外套和雨傘,並注意新聞報導,以掌握最新颱風動態。 9月的人氣活動與祭典. 淺草森巴嘉年華 是日本最大規模的森巴嘉年華,非常適合夏天的的熱鬧氣氛。 身穿華麗服裝的正統森巴舞團會從日本各地前來,與風格獨特的山車一起組成遊行隊伍翩翩起舞。

  6. 2019年11月5日 · 旅游指南攻略. 享誉全球的日本建筑大师. Photo courtesy of : JAPAN SPORT COUNCIL. Updated: November 5, 2019. 享誉全球的日本建筑大师 探访4位大师带来的东京著名建筑. 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安藤忠雄、隈研吾是享誉全球的4位建筑大师。 下面,让我们踏上探索建筑世界的旅程,感受大师们为东京这座大都市唤醒的建筑美。 丹下健三. 照片提供:斋藤康一. 丹下健三(1913~2005)被称为“世界的丹下”,其作品融合了日本传统建筑与西欧近代建筑形式,深受世界好评。 他不囿于建筑师的角色,更以城市规划师的角度,不断在世界各地提出并实现全新的城市规划方案。

  7. 2019年11月5日 · Let's go on a journey and explore the worlds of Kenzo Tange, Kisho Kurokawa, Tadao Ando, and Kengo Kuma—four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Japanese architects whose masterly works breathe beauty into the metropolis of Tokyo. Kenzo Tange. Photo courtesy of Koichi Saito.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