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0日 · 撰文:爆料公社. 出版: 2021-07-20 19:30 更新:2023-09-15 01:03. 7. 愈來愈多人對投資據稱回報率高的Bitcoin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感興趣相關的詐騙集團亦應運而生。. 台灣近月便相繼爆出網民誤墮騙局損失慘重的消息其中網友小白」(化名便分享親身經歷指出 ...

  2. 2021年8月2日 · 加密貨幣騙案受害人偏年輕 少年被騙50萬 30歲青年失逾億. 撰文:雲嘉晉. 出版: 2021-08-02 08:00 更新:2021-08-02 10:36. 58. 騙案層出不窮針對芳心蕩漾者有網上情緣編案針對熟悉科技的人則有加密貨幣騙案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指今年上半年已有496宗同類案件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倍多損失金額到2.14億元。 其中一名少年受害人跌入賣舊銀紙陷阱,以為可獲利17萬元,為出貨而付「清關費」,被要求以比特幣支付,結果被騙達50萬元;另有一名青年受害人更誇張,在3名投資顧問遊說下購買聲稱即張發行的加密貨幣,繳付多達1.24億港元,要求套現時找不到騙徒,始知受騙。 延伸閱讀: 加密貨幣劫案|半年3宗假賣幣真搶錢涉1100萬 警推新計劃教防騙.

    • 價格純粹由買賣雙方決定 缺乏內在價值
    • 所有持有者 市況逆轉都有機會成為受害者
    • 無資產掛鈎的內在價值 不可能取代法定貨幣
    • 法定貨幣是社會計價單位 比特幣沒有此功能
    • 就算是電腦勒索 匪徒目的都是換回法定貨幣

    David Webb在網誌發表一篇名為《比特幣:世上首隻分散式龐氏騙局》的文章,直指這是一場金融騙局。他表示,不同於龐氏騙局,虛擬貨幣並沒有單一操作者,每一個參與者都有份左右市場,而價格純粹由貨幣投入多少,以及持有與出售的意願來決定的。 他指出,與龐氏騙局一樣,由於虛擬貨幣的性質僅僅是買賣雙方的交易,而缺乏其他價值,當價格水漲船高,早期的參與者可以拿走大部份後來者投入的資金。

    David Webb表示,當參與者對外宣稱自己手上的比特幣價格如何升值的時候,請謹記自己並未套現,萬一市況逆轉,自己有機會是騙局的潛在受害者。他認為參與這宗「分散式龐氏騙局」的人,與龐氏騙局的操作者馬多夫(Bernie Madoff)不同的是,馬多夫最後要坐監,而買賣比特幣並不會入獄,交易亦不會還原。

    他強調比特幣是一場零和遊戲,輸家失去的金額等於贏家得到的金額。他又指有人認為虛擬貨幣是未來的金錢,最終會取代法定貸幣,但其實並不可能成真。 David Webb指出,貨幣除了是交易媒介,亦要是價值儲存工具,兩者缺一不可。如果一種貨幣沒有相對於現實資產的內在價值,它的價格只會是根據別人的主觀願望而上落,沒有實質支持。由於它沒有值得信賴的內在價值支持,它就會似一隻燙手山芋一樣,所有商戶收到虛擬貨幣,都會立即轉換為法定貨幣,以避免價格波動風險。

    他強調,法定貨幣是政府用來收稅、支付社會開支,以及衡量商業利益與薪金等的指定媒介,這些運作給予貨幣作為計價單位的功能。相反,你不會看到有人會用比特幣來交稅,因此比特幣並不具備貨幣應有的功能與條件。 平日傳媒報道時,常會配上一些印有比特幣標誌的硬幣圖片。David Webb表示,這些都是宣傳伎倆,比特幣只是一堆「1010」數碼,當市場崩潰時,持有者不能將它溶掉,亦不能當作首飾一樣出售。

    而虛擬貨幣的特質更成為罪犯的「好伙伴」,例如電腦勒索軟件要求受害人將比特幣傳到特定帳戶。然而,罪犯最終的目的不要是比特幣,而是用來換現實的資產以及法定貨幣。 他認為,各國政府最終都會從法定貨幣及虛擬貨幣兌換手續入手,要求採取類似銀行「了解你的客戶」措施,令公司管理費用大增,最終反映在交易費用之中。

  3. 2021年5月22日 ·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說比特幣在2009年就問世了是規模最大歷史也最久的加密幣加密幣顧名思義採用難以破解的加密金鑰確立所有權鏈讓持有者有權利 … 持有那些代幣」,今日號稱能用比特幣買房子、車子、繳帳單、從事商業投資

  4. 2021年6月17日 · 撰文:朱冠美. 出版: 2021-06-17 05:06 更新:2023-09-15 01:03. 28. 阿聯酋《海灣時報》(Khaleej Times)6月15日報道稱,隨着大型機構和企業參與者繼續加大對加密貨幣資產的配置,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魯賓尼(Nouriel Roubini)警告稱 ...

  5. 2022年8月3日 · 出版: 2022-08-03 03:47 更新:2022-08-03 03:47. 3. 一名姓葉45歲男子早前透過網上通訊軟件discord認識了一名人士並參與對方介紹的一個虛擬貨幣Bitcoin比特幣投資項目先後按指示多次將共約22萬元存入指定網上帳戶惟他其後欲取回其中約3萬元時 ...

  6. 2021年5月21日 · 財經快訊. 諾獎得主Paul Krugman比特幣是龐氏騙局 但不一定很快走向崩潰. 撰文:蘇梓墨. 出版: 2021-05-21 13:42 更新:2021-05-21 13:42. 據《澎湃新聞》報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在推特上發佈了一篇其發表在紐約時報上對比特幣的評論並配文稱預測將收到很多仇恨郵件,『邪教是不能嘲笑的」。 在紐約時報評論中,Krugman表示,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資產是一個龐氏騙局。 Krugman認為,自誕生起12年,加密貨幣在正常的經濟活動中幾乎不起任何作用。 唯一一次聽説被用作支付手段,而不是投機交易,是與非法活動有關,比如洗錢或向關閉它的駭客支付比特幣贖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