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潮流文化娱乐品牌. POP MART(泡泡),是成立于2010年的潮流文化娱乐品牌。. 发展十余年来,秉持“创造潮流,传递美好”的品牌理念, [71]POP MART泡泡围绕IP孵化与运营、潮流玩具与零售、主题乐园与体验、数字娱乐四大领域,构建了覆盖潮流IP 全产业链 ...

  2. 不久前的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38.5港元,募资50.25亿港元。 上市首日开盘价77.1港元,成国内首家市值千亿港元的潮流玩具公司。

  3. 2020年12月,泡泡玛特在香港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其创办的泡泡玛特是基于IP运营的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多年来围绕IP不断做产业化扩展(乐园、游戏、动漫等),并稳步向全球扩张,从中国的泡泡玛特成长为世界的泡泡玛特。

  4. 1. 垄断设计师、精细化运营. 2. 泡泡玛特的”敌人” 4亿利润的背后,既是对消费心理的准确把控,也是对供应链的精细运营。 20世纪20年代,上海先施百货门口,少男少女排起了长队——只需大洋一元,即可购买“福袋”一个。 运气好的,可以得到金笔一支。 这在当时,几乎相当于今天Iphone12一样的存在;运气差的,也可以得到香皂、香粉、香烟等等洋气时髦货,总之购即有得,绝不让人两手空空。 20世纪90年代,小浣熊干脆面随袋赠送的水浒卡,让青少年“为之疯狂”。 他们购买干脆面,甚至是丢掉面饼,只是为了集齐114张卡片,但如你所知,黑龙江少年的手里总是缺一张宋江,在四川,一张李逵则是真金白银的紧俏货。

  5. 进入2023年后,泡泡香港连开两家线下门店,展现了泡泡对线下消费恢复的信心。

  6. 泡泡玛特称,公司的战略重点是进一步深耕潮流玩具业务,继续贯彻公司的长期既定策略和发展方向。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香港上市, 募集资金净额为约57.8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8.66亿元) 。 这些钱,泡泡玛特计划将30%(约17.34亿港元)用于消费者触达渠道与海外市场拓展,将27%(约15.61亿港元)用于潜在投资并购以及建立战略联盟,15%(约8.67亿港元)用于提升技术,18%(约10.4亿港元)用于扩大IP库,10%用于运营与一般公司用途。 泡泡玛特上市募资的部分用途. 目前泡泡玛特投资了木木美术馆( M WOODS )等公司,参投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3000万元(基金规模20亿)。 据三文娱了解,泡泡玛特更多的投资动作将陆续浮出水面。

  7. 泡泡玛特所售的潮流玩具,也叫设计师玩具(Designer Toy)或艺术玩具(Art Toy),是上世纪末由香港设计师Michael Lau开创的艺术风格。 因为限量发行和系列发售这类商业运作,潮流玩具面向的不是儿童,而是那些迷恋收藏和艺术的年轻人。 潮玩也如同球鞋那样,成为了一种潮流单品并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圈层。 譬如纽约涂鸦艺术家KWAS的公仔每次推出都会被炒高几倍价格;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在2007年推出的一只“失眠娃娃”公仔,原售价约7000元人民币,在2016年的拍卖价格已经飙升到约33万元。 在后来渠道扩张的过程中,王宁发现,线下品牌代理与零售的利润空间不高,在价格上比不过代理品牌的其他线上渠道,而且缺乏自主权。 如果泡泡玛特只作为一家线下零售渠道商,将会很快迎来增长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