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日 · 趙瑾瑜曾在一次訪談中發現準客戶對父母哥哥的生日完全一片空白可以想見這位客戶與家人間的關係並不融洽這類準客戶通常不願意投保壽險他們根本不想留下任何東西給家人此類客戶通常只重視儲蓄險但是趙瑾瑜想了想還是提醒這位客戶:「若有一天你發生風險不管是住院或失能情況您覺得誰會去醫院照顧你這位小姐臉色瞬間蒼白她清楚自己一旦發生意外家人未必會在病床前照顧自己若餘生因為意外或疾病受困於病床上當積蓄用盡那該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她仔細一想,能長久照顧失能的自己,確實只有「保險」,後來就向趙瑾瑜投保了醫療險與失能險。 趙瑾瑜認為,透過「需求分析表」可以更加洞察客戶心中的真實需求,因此她會詢問每一位只想理財的準客戶:「『老、病、死、殘』,您自己最懼怕哪一個狀況發生?

  2. 2020年1月1日 · 即將在二 二五年上路的IFRS 17新版會計公報改變了保險業收入及費用的認列方式計算,充分反應保險商品為長期負債特性,負債計算也更貼近資產變動,財報更為透明,讓投資人透過財報清楚瞭解各公司經營狀況。. 遠雄人壽總經理學欣表示,由於各類型的保險 ...

  3. 2021年2月1日 · 陳揮美不諱言自己51歲進入新光人壽前原本就是儲蓄險愛好者甚至當年她只買短年期保單她回憶過去笑言:「我那時真的不買保障型保險保單全都是為了儲蓄。 「但一件事情改變了我。 」2020年7月陳揮美的29歲姪女同時亦是她在鹿港通訊處的同事於上班途中發生車禍不幸香消玉殞。 在此意外前,沒人想過死神會與她有所關聯,當姪女退出她的生命旅程,遺留給家人的愛,就是那份為自己投保的保險金。 當陳揮美凝視著家人們因「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到暫時失去工作能力,但保險金仍能讓缺憾的家庭維持正常運作,她忽然明白「保險真正的意義,是轉嫁尚未發生的風險。 喚醒每一位客戶的「愛與責任」

  4. 2019年5月1日 · 劉昶德認為,雖然最早的重大傷病險在二 一四年底就已經推出,但是商品真正普及其實就在這兩年而已,許多民眾甚至剛入保險業的業務人員對它都還不夠熟悉,但是因為理賠條件明確易懂,保障範圍廣,未來必然是面對重病重傷風險主推的險種。 面對環境的變化及賠率的增加,重大傷病險必然會隨之調整,推陳出新。 雖然推出時間不長,理賠案例還不算多,但是廣大的保障範圍使得將來理賠率恐將居高不下,雖然保險公司已經將保費調高加以因應,但是未來的進一步調漲應該還是難以避免,民眾若欲投保,最好能夠在30歲前盡早購買,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完整且長久的保障。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1期. 劉昶德. 現職:富邦人壽高秉通訊處處經理. 榮譽紀錄: 1.

  5. 2020年9月1日 · 7549. 鑑於黃俊文副社長過往在壽險行業長達三十八年的經歷其在業務線上之所見所聞所為之經驗藉由本專欄分享心態建立現況趨勢組織發展展業技巧從業體悟等都化為文字給第一線的從業人員與團隊領導人參考前些日子聽廣播節目主持人趙少康先生談起他在年輕時的業務經歷及當時培養出的能力讓我想起過去還在保險公司任職時常提到的一段話:「任何的工作歷練都多少會培養出能力只是有些能力在離開原職場後就很少再派上用場而有些工作所培養的能力可以帶著走能讓自己終身受用其中保險業務工作歷練所養成的能力就是最具代表性的。 我也常跟新人說:「我不確定你在保險業務這行業會待多久,但我能確定的是,只要你在這行業努力過,你一定可以培養出這些終身受用的能力! 」綜合我多年的從業經驗與心得,其中包括:

  6. 2020年1月1日 · 近兩年國際局勢變化快速, 美中貿易戰尚未穩定,英國脫歐事件影響難料, 全球主要金融市場持續低利率; 臺灣保險業亦面臨IFRS 17及ICS接軌在即、 高齡社會帶來的效應, 種種時局或政策、制度上的變化, 以及金融保險科技發展的收放拿捏與掌握。

  7. 2024年1月1日 · 「2023年,臺灣保險業面臨許多挑戰,考驗每一家公司的永續韌性與創新轉型。 」提及過去保險業的表現遠雄人壽總經理趙學欣直言過去一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2023年,整體金融環境受到美國聯準會強勢升息影響,出現臺美利差擴大的情況,連帶使得避險工具成本升高,考慮到壽險公司資金主要投資於海外市場,淨值及損益皆受匯率波動影響。 且在美國利率不斷升高狀態下,比起購買美元保單,客戶更傾向將資金從保險移轉至債券、定存等標的,造成保單解約情形出現,連帶使得壽險業陷入保費收入衰退。 此外,隨著醫療科技日益進步,新型態醫療技術項目增加,客戶所需要的醫療險樣態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醫療險商品設計與大眾醫療保險規劃方面,變革步伐正加速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