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海外升學費用比較 相關

    廣告
  2. 8週N5日語特急精英課程,全面聽講讀寫訓練,每週2堂,每堂3小時,5月31日N5新班。 提供全面的日本留學資訊,代辦多間大型日語學校之留學申請,歡迎查詢。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8日 · 明報專訊隨着各海外升學熱門地區逐步從疫情中復常不少家長已開始為子女明年赴海外升學作準備一份海外升學保障必不可少是次為各家長比較五個海外升學保險計劃以及早作出升學預算

  2. 2023年6月19日 · 保費方面是次比較的9個計劃一年保費介乎3528港元至約8650港元其中以忠意保險全年海外留學保障基本計劃的保費最低該計劃的美國/加拿大以外其他地區的保費為3528港元而美國或加拿大地區的保費則為4320港元而保費最高的為AIG海外留學生保障計劃優越),該計劃一年保費為1109美元折合約8650港元)。 選擇時切忌只着眼於保費高低,要同時考慮保障範疇。 忌只着眼保費 須考慮保障範疇. 對留學生而言,人在海外醫療保障最為重要。 是次比較的9個計劃中,以安盛「卓越」海外升學樂及Starr「智樂遊」海外留學生保險(榮譽)計劃的醫療保障額最高,兩者均達200萬港元。

  3. 2024年4月22日 · 5年儲120萬 做生活費供兒子海外升學. 【明報專訊】陳先生(50歲)和太太(35歲)育有一名3歲兒子,陳先生是一名會計師,月薪7萬元,而陳太月薪35,000元,家庭每月盈餘約4萬元。 他們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幸運的是陳先生是一名專業人士,長線來說薪金較有保障,陳太沒打算提早退休。 在15年後,陳先生便會退休,那時陳太預計仍有15年的工齡,兒子則準備入大學。 他們面對三大財政上的考慮: 1)陳先生預計退休時,強積金能滾存至約200萬元,那時自住物業仍有5年便供滿(現每月供款22,000元),估計按揭餘額約為140萬元,陳先生應否將強積金提走,然後全數贖樓呢? 若全數贖回,那退休金便會少了。 這對生活質素的影響大嗎?

  4. 2024年1月22日 · Economist Impact行政主管Gillian Parker指出調查結果顯示不少家長考慮於中小學階段安排子女到海外升學雖然接近70%家長已經或正在計劃安排子女到海外接受大學教育但有21%家長表示正考慮安排子女到海外接受中小學教育較現時已把子女安排在海外接受中小教育的家長約佔11%為高而家長心儀的子女升學熱點仍是美國英國加拿大及澳洲惟有16%家長表示會視亞洲地區如日本或新加坡等作為子女升學首選約7%香港受訪者考慮把內地視為子女就學選擇6%內地受訪者則計劃尋求子女在港就學的機會這與現時只有0.5%受訪者安排子女跨境就學的比率顯著增加

  5. 2024年5月14日 · 王淑英說每名獎學金得主可獲約50萬元包括4年大學學費每年4萬元生活津貼8萬元交流資助升學或創業基金10萬元又指基金首屆預留至少800萬元獎學金7月下旬公布獲獎名單。 獎學金得主須符合要求(見表),包括學業成績,申請時GPA(成績平均積點)須達3.5(4為滿分)或3.7(4.3為滿分),翌年起要求分別稍降至3.3和3.5,以續領獎學金,王淑英稱亦會考慮學生其他方面有否卓越表現。 稱成立非因移民潮 「初心肩負人才庫角色」 另外,獎學金得主須承諾畢業後留在香港或內地,不少於兩年。 王淑英稱留有彈性,學生可海外進修,「希望(得主)將來某年某月有機會返香港(發展)最少兩年」,以回饋社會。

  6. 2022年12月8日 · 明報記者 龍彩霞 教育局與國家教育部於2004年7月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証書的備忘錄》,兩地院校在升學銜接上正式互認學士學位及以上之資歷。兩地認可院校的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畢業生,可申請到另一地的院校繼續升學

  7. 2020年11月8日 · 明報教育今日8日舉辦高中生多元升學資訊日2020」。有家長表示鑑於本港政治環境及教育界情况擬安排兒子到海外升學有升學顧問稱去年67月起接獲的海外升學查詢每月多了一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