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9年4月4日 · 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 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製作而成。 2、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 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 4、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俗。 「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 5、雞蛋.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

    • 草仔粿
    • 雞蛋
    • 艾粄

    草仔粿是清明掃墓常見的米製食品,大多是用鼠麴草做成,由於只要事先將煮過的內餡用麵團包起來,蒸熟後就可以放上數日,因此成為清明節的代表點心與祭品。 草仔粿在清代《重修福建臺灣府誌》中有記載:「三月三日,采鼠麴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可知清朝已有用草仔粿祭祖的習俗,而祭祖時以草仔粿當祭品,有希望祖先保佑子孫一路平安、發大財的意思。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要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一整年都會有好運。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賞,其玩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叫「畫蛋」,在蛋殼上染上各種顏色,畫完後可以吃,另一種玩法則稱為「雕蛋」,大多僅有玩賞的用途。

    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客家人有一句俗諺:「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相關報導:出嫁的女兒還可以回娘家掃墓嗎?民俗專家破解傳統禁忌,做到這3件事就不會對祖先不敬|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邱劭霽

  3. 清明節吃什麼? 最常見的寒食之一就是「潤餅」,南台灣也把潤餅稱為「春捲」,把春天的材包在餅皮裡,象徵春天的來臨。清明節除了吃潤餅,還可吃草仔粿、紅龜粿、芥菜飯。

  4. 2020年8月4日 · 清明節例屬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民俗節日而清明節最重要習俗就是掃墓祭祖讓後代子孫能夠慎終追遠說到清明節當然不能忘記必吃的應景美食潤餅」,除了潤餅之外這些美食也都是專屬清明節必吃的來看看 ...

  5. 2024年3月13日 · 清明節由來及8個傳統習俗: 掃墓 祭祖踏青插柳拔河等一次為您說明加碼授清明節必吃4美食最應景清明節由來及傳統習俗整理。 圖/google圖片. 在早期,清明其實僅是一個 節氣 的名稱,是經過 時間 的推演,變成現在多數人熟知的紀念祖先之日,與農曆新年、端午節、中秋節被視為四大傳統節日,但事實上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 該怎麼掃墓祭祖?...

  6. 2024年4月4日 · 清明節習俗必吃潤餅草仔粿三大重點教你如何吃得健康又美味.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好食課.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眾多的知識,往往缺乏著正確性,無所適從的民眾往往只能相信錯誤的資訊,身為營養師的我們,無法放任這種資訊傷害著民眾的健康,因此我們成立了好食課,在好食課的團隊中,具有食品、臨床、諮詢與保健產品各種專業的營養師與食品技師,想要和您分享對的健康資訊,歡迎到好食課粉絲頁按個讚,讓我們成為健康知識與民眾的橋樑,分享健康知識與訊息,給每一個關心身體的你,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正面與健康。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7. 習俗必吃的傳統食物品嘗應景美食一起過佳節在華人文化中清明節是四大節氣重要的節氣之一在還未到清明節當天便有許多人紛紛準備前往掃墓可見清明節對國人來說是個十分重要節日然而除了祭祖追思之外還會品嘗很多著名且特色的應景美食除了潤餅春捲之外還有很多必吃的食物今天就讓我來告訴你清明節習俗美食與其意義吧! 清明節必吃的習俗美食與特殊意義. 清明節吃潤餅/春捲的習俗意義:寒食節、追思前人. 清明節吃潤餅是眾所皆知的習俗之一,唉家唉戶都會祭拜及品嘗好吃的潤餅/春捲,不論是素食口味,還是葷食風味,都大人有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