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大昨成立青光眼治療及研究中心,推動診治青光眼的科研、培訓及教育,計劃推先導項目,試用人工智能(AI)作青光眼檢測。 有學者指,AI在測試階段找出青光眼準確度,可媲美眼科醫生,料投入服務後有望加快篩查速度,助患者及早治療。

  2. 2019年8月2日 · 眼軸是指眼球的長度,從眼球接收光線的最表層,即是由眼角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的距離,就是「眼軸長度」。 最新的「光學式眼軸測量儀」,能夠精細又可靠地量度眼軸的長度,甚至眼球內上述四個部分的距離也能夠分別顯示出來。 因此眼科視光師逐漸開始採用眼軸的數據來監測近視的趨勢,同時把它應用在近視控制上。 當近視開始發生時,眼軸增長速率會超過正常值,透過定期的測量,就能夠計算眼球每段時間的增長速率,從而判斷控制近視的成效。 就像定時為兒童量度身高一樣,便可知道生長的速度是否正常。 眼睛的屈光度數主要由三個因素影響,包括眼角膜的弧度、晶狀體的屈光度和眼球的長度。 眼軸是三項因素中最為關鍵,眼球拉長,影像便會落在視網膜之前,造成「軸性近視」。

  3. 白內障嚴重影響視力,可透過手術取出晶體,之後再放入人工晶體,重拾清晰視力,近年出現不同人工晶體選擇,專家指功能特性各異,非愈貴愈好,醫生會按患者視力及習慣,如閱讀頻率或是否需晚間駕車,安排合適晶體。專

  4. 不少老友記都有白內障的困擾,期望能進行手術,「飛甩」眼鏡。首先,白內障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白內障是因為眼睛內晶狀體混濁所致,對患者的視力、屈光度數,如散光、近視、遠視也因為白內障混濁的程度而有所改變,

  5. 青光眼,又被稱為「視力小偷」,原因是患者的視力會逐步逐步被奪走,最終會永久失明。青光眼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是無法根治的,而且對視力所做成的損害是永久性而無法逆轉的,故一旦證實患上青光眼,只能靠藥物去延緩及

  6. 2024年2月6日 · 過度用眼、飲食習慣或慢性疾病等都有機會導致視力出問題。. 台灣一名57歲婦人某日起床後發現右眼視力模糊,起初以為是用眼過度,然而1個月後情況仍未好轉,視線中間更出現黑影,求醫後發現為視網膜靜脈阻塞,亦即「眼中風」。. 有本港醫生曾經 ...

  7. 據報導台灣一名25歲患有乾眼症的OL視力突減,如有一層膜遮擋眼前。該女子經檢查後發現,眼角膜佈滿有如細絲狀的雪花,一片片白色沉積物卡在眼球,嚴重乾眼症造成罕見「絲狀角膜炎」。 眼科專科醫生余珊說,過往

  1. 清晰眼科中心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