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9日 · 以下是有關於「燕詩」的一些有用網上資源,請點擊藍色字體獲取。. 提醒:切勿抄答案交功課,這會嚴重影響學習成效。. 1. DUEN - 練習與思考,附答案. 2.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 - 工作紙. 3.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 - 工作紙答案. 4.

    • 背影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 - 工作紙 3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 ...

    • 有趣的動物

      有趣的動物 - F1A/中一 燕詩|工作紙|中國語文|TribeNotes.com

    • 七步詩

      以下是有關於「七步詩 」的一些有用網上資源,請點擊藍色字 ...

  2. 燕詩 全攻略 學博小編為大家提供 中學時期必學的 白居易燕詩》全文語譯、重點文言字詞以及文章重點分析包括:內容大要、主旨、段落大意、寫作和修辭手法。.

    • 全文語譯
    • 重點注釋
    • 段落大意
    • 寫作手法
    • 賞析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一戶人家的橫樑上有兩隻燕子,一雄一雌,他們銜泥在樑間築巢,他們生下了四隻小燕子。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這四隻小燕子日日夜夜長大,求食的聲音響個不停,青蟲不容易捕到,小燕子的黃嘴沒有吃飽的時候。雖然燕媽媽和燕爸爸的嘴爪都裂開了,但仍不感疲倦,片刻就飛了十幾個來回,只怕在巢的小燕子餓了。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辛苦三十天,燕媽媽瘦了,小燕子卻長肥了,燕媽媽喃喃的教小燕子說話,逐一為他們刷毛。 一旦羽翼長,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有一天小燕子的羽毛豐滿了,飛上了樹枝,展開翅膀後就沒有回頭,隨風就各自飛走了。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

    「梁上有雙燕」(梁:橫樑。) 「銜泥兩椽間」(椽:架在屋的橫樑上,用作承接木條及屋頂的木材。) 「嘴爪雖欲敝」(敝:毀壞,指殘損,或作「弊」。) 「須臾十來往」(須臾:很短的時間,片刻之間。) 「啁啾終夜悲」(啁啾:形容鳥叫聲。)

    第一段:寫飛舞在人家樑上的雌雄雙燕築了巢,生了四隻雛燕,帶出雙燕的幸福。 第二段:寫雙燕辛勞撫育雙燕過程。四兒生長得很快,不斷索食。 第三段:寫母燕為雛燕犧牲自己健康,及養育上無微不至。雛燕成長很快,三十日辛勤之 飼育後,已漸漸長得肥胖,然而母燕卻已變得消瘦。 第四段:寫了小燕子成長後離父母而去,頭也不回地隨風四散。 第五段:寫雙燕遭離棄的慘情,因為思念子女而整夜悲鳴,傷心欲絕。 第六段:轉為從敍事者角度作主觀發言,道出燕子應反思自己當初也如雛燕般年少離家,留下父母,易地而處感受到那時父母的傷心痛悲。

    5.1. 疊詞

    詩中有多個疊詞,如「翩翩」、「孜孜」、「喃喃」、「一一」、「燕燕」,令詩句讀起來甚具聲情之美。

    5.2. 對偶

    例子: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本篇題又作「燕詩示劉叟」,詩前本有一小序,「叟有愛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時,亦嘗如是。故作《燕詩》以諭之矣。」說明了寫作背景,一名劉老人因愛子離家逃去,思念父母的悲痛之情,而他本人少年時亦是逃離父母而去,於是白居易以此作詩,以作曉諭。因此,亦可視此為一篇「勸世文」。 「十二篇範文」語釋及分析 1.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 3. 孟子《魚我所欲也》 4. 荀子《勸學》(節錄) 5. 莊子《逍遙遊》 6. 韓愈《師說》 7.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8. 諸葛亮《出師表》 9. 范仲淹《岳陽樓記》 10. 蘇洵《六國論》 11. 詩詞-唐詩三首 12. 詩詞-詞三首 即睇【DSE中文卷一】閱讀理解考試攻略:12篇範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尋補?T...

  3. 2011年4月8日 · 閱讀工作紙──燕詩. 作者: 妙法寺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 黃美玲老師 出版日期:04/08/2011. 本工作紙為參與「共建閱讀六層次教材庫」先導計劃會員提供的原稿,以作參考。.

  4. 2008年4月30日 · 本工作紙包含白居易燕詩》及李頎《古從軍行》學生習作內容。

  5. 燕詩 白居易. 引申1 試閱讀下列詩句,想像自己是詩中的雙燕,寫出詩中雙燕的感情變化。. (提示:悲傷、惶恐、焦慮、驚愕、歡欣、擔憂、不安、失望、無怨無悔......) 設題目標設題目標設題目標設題目標: :掌握古體詩的體裁。. 整合. 2 試按《燕詩》的體制完成下表 ...

  6. 白居易( 公元772–846), 字樂天, 號香山居士, 唐代詩人。祖籍山西太原, 後遷居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 唐憲宗時曾擔任左拾遺,為官敢於直諫,其間亦創作大量諷諭詩,如《秦中吟》、《新樂府》。. 因朝中政治紛爭激烈,自請外調,任職於蘇杭一帶,興修水利交通,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