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 狄志遠博士從事的社會服務包括現任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委員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委員香港廉政公署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委會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禁毒教育及宣傳小組委員會主席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成員健康行動主席社區發展動力培育董事曾任民選北區區議員及首屆民選立法局議員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總幹事防止青少年吸煙委員會主席

  2.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是一非牟利團體。 成立目標是在全港層面推動香港家長教育的發展,並建立家長教育的文化,使香港大部份家長都積極參與家長教育,從而提升管教子女的能力,讓他們更有效協助子女健康成長。 服務範疇.

  3. 2021年1月21日 ·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 狄志遠博士. 筆者早前出席親子講座作主講嘉賓,參與的家長有二百多人,當中約有四成是男家長,而且不少是一對夫婦共同出席。 他們都是較年輕的家長,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今日年輕的家長,他們較積極參與學習做家長,而父親的參與比過往有很大進步。 在中國人的社會,仍有不少人的觀點是男主外、女主內。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女士外出工作十分普遍,所以很多母親要內外兼顧,父親同時也要積極參與家庭事務及管教子女的任務,因此能看到愈來愈多父親,能積極參與親子活動及講座,反映今日新一代的父親比過往的父親更願意承擔親子的角色。 事實上,今日父親的角色也愈來愈重要。 上一代,父親主要是外出工作,賺錢養家,很多時照顧及管教孩子的工作都交由母親關注。

  4. 狄志遠曾擔任多項公職其中包括: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主席、 中央政策組 非全職顧問、教育委員會委員、融合教育委員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 校董、 策略發展委員會 委員、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扶貧委員會 委員、 公民教育委員會 委員、愛滋病基金委員會委員、醫療融資工作小組組員、 法律援助服務局 成員、 漁農自然護理署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委員、 博愛醫院 管治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社會服務聯合執行委員會委員等。 [5] 他亦是香港路德會服務處前副執行總監及香港耆康會前總幹事。 [6] 狄志遠曾是 匯點 成員(1985年至1994年)、曾任 北區 區議員、首屆民選 香港立法局 議員(1991年至1995年)。 簡歷[編輯] 狄志遠早年於 九龍 黃大仙 徙置區長大 [7] 。

  5.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則認為若要家長重新重視家庭教育必需要讓家長領悟家教的重要性他說︰「推行家教的第一步必需家長認同家教的重要才能成事若然家長過於執着於子女的成績每天在追趕功課默書測驗和考試完全沒有真正的相處空間自然也沒有辦法作出良好的家庭教育。 統一身教 效果更顯著. 即使家長願意進行身教,並不代表小朋友就會依從。 李博士解釋指,小朋友一般的觀察力甚強,即使只是初生的小嬰兒,都會靠不同的感觀來觀察,當家長的表現不夠一致,例如見到保安,一時打招呼一時不打,小朋友可能會有樣學樣。 所以李博士提議,家長必需要先行調節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禮貌的人,這樣施以身教時,行為才會更為一致,教導子女時效果會更佳。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3年8月14日 · 今日14日公布調查結果立法會議員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副主席余榮輝等人出席據介紹調查以電話訪問形式在全港隨機抽樣訪問有子女就讀中小幼的家長成功訪問1033人當中有405位幼稚園學生家長434位小學家長和194位中學家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82.48%受訪家長認為疫情期間子女情緒受到影響當中超過六成53.41%偶爾感到情緒低落抑鬱或絕望超過八成84.8%受訪者認為子女疫情停課期間曾感到沒有動力做任何事都覺得沉悶或者根本不想做任何事。 此外,近七成(67.67%)受訪者認為子女疫情停課期間不願意,或害怕他人溝通和接觸。

  8. 2023年8月14日 · 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表示復常後家庭關係及學生情緒未見明顯改善情况不理想並擔慮家長過於著重追趕學業而忽略子女情緒健康余榮輝解釋目前部分家長仍容許每周2至3日在家工作故與子女之間的磨擦依然存在包括就使用電腦問題發生爭執另指中國人社會以學業為重家長會迫使子女追趕落後的課程進度以致親子關係依然緊張變化不大。 就家長角度,余榮輝鼓勵他們多聆聽子女憂慮、鼓勵子女表達情緒,從中令他們感受到被受尊重及理解;同時應協助子女適應由上網課改為實體課的環境轉變,包括與子女制訂學習計劃,商討如何管理時間及安排日程,以追回落後的學習進度,避免向他們施加太大壓力。 同時,他亦建議學校舉辦有關壓力管理及情緒表達的工作坊,加深家長及學生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及減輕壓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