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5日 · 本港第三波疫情持續,繼早前政府收緊限聚令的防疫措施,禁止食肆傍晚6時後堂食,亦全面實施全日「禁堂食」令,惟遭到社會強烈反彈,政府容許食肆恢復早午餐堂食,但最多一枱兩人,食肆入座人數設上限,最多為座位總數的5成。 多間食肆變陣保生意,推出外賣優惠。 本文綜合不同酒機食肆及快餐包括美心MX 、 Pizza Hut 、 太興、麥當勞、譚仔、米線陣、KFC等外賣優惠, 方便大家「搵食」。 譚仔三哥米線. 外賣自取,半價加購一人小食的優惠外(優惠價$6買青瓜或雲耳 / $9買豬耳或豬脷),更可以$3加購飲品。 並全日適用。 一粥麵. 透過Foodpanda買午、晚市外賣,買滿$100即享9折。 由下午5時起,可以100元買到3餸。 外賣滿100元,可享9折優惠。

  2. 2024年1月25日 · 1. 假設45歲人士投保,供款期5年,每年保費60,000港元並繳付17%稅率,總慳稅額51,000港元,50歲開始展開10年年金期,未計保費徵費。 2. 依綜合儲蓄年金評分排列。 綜合儲蓄年金評分計算保證回報、預期回報、以及早期退保的表現。 詳細評分方法。 3. 產品以美元保單為基準,並折算成港元,一切以保險公司資料為準。 4. 資料截至2024年1月19日。 同場加映:扣稅年金例子(附税務局税款計算機連結) 不少讀者都關心扣稅年金可以慳到幾多稅,表3以例子分別說明個人和夫婦如何透過投保扣稅年金,節省44%和50%應繳稅款。 此外,您亦可以利用税務局製作的 簡單税款計算機 ,幫自己計計可節省稅款。

  3. 2024年5月15日 ·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即使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只要收到報稅表,便要在限期內填妥並交回文件。 同時,不論全職、兼職或是炒散,以銀行過數抑或現金出糧,所有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花紅、額外賞賜、僱主提供居所的「租值」及退休人士所收取的退休金等)都需要如實申報。

  4. 2024年1月9日 · 1. 搭港鐵去口岸後轉乘. 港鐵轉深圳機場巴士. 乘坐港鐵到落馬洲站,在福田口岸入關後,步行約6分鐘至深港城市候機樓,轉乘機場快綫A10深榮綫,車程最快30分鐘,單程票價25元人民幣,可在深圳「機場快綫」微信小程序購票。 每天有15個班次往深圳機場,首班車8:00出發,末班車為22:00。 深港城市候機樓可以一站式辦理值機、託運等手續,到達深圳機場後可直接通過安檢,候機登機。 點擊圖片放大. 港鐵轉深圳地鐵. 搭港鐵到福田口岸後,再坐深圳地鐵4號線/10號線由福田口岸站到11號線機場站。 價錢方面,以成人票爲例,港鐵段若用八達通,最多不會超過65港元(以各線距離落馬洲最遠的終點站計算);深圳地鐵段為人民幣8元(約8.74港元),兩段車費合計最多不會超過73.74港元。

  5. 2022年8月27日 · 西港城由當年承包很多政府工程的生利建築興建,屬愛德華時代建築物,以紅磚建成,講求實用性為主,跟同年啟用的現香港醫學博物館設計相似。 結合西方古典元素和香港英式建築特色,有寬闊的走廊、空氣流通充足的窗戶,屋頂蓋上中式簷瓦,帶有本地文化色彩,香港現存只剩少數。 樓梯蘊藏昔日故事. 參觀時別貪方便搭自動電梯,另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就藏在梯間。 石製樓梯得以保留,走廊及梯級上有一些充滿歲月痕迹的斜紋。 「這些紋路不是為了美觀,而是有防跣的實際作用,以前下層是售賣家禽的檔攤,樓上是海鮮魚檔。 未填海前西港城外就是碼頭,每早凌晨4、5點漁船泊岸時,一桶桶的漁獲就是經過這樓拉上2樓。 梯間除了保留原有的舊式窗戶,並新加彩色玻璃,更添復古感覺。

  6. 2020年3月25日 · 以恒生銀行為例,由即日起至3月31日,轉用恒生出糧戶口,合資格客戶在出糧期內首2個月在出糧戶口的首10萬元存款,可享2%額外港元儲蓄存款年利率。 花旗銀行更提供「月月增息」的出糧戶口,在連續12個月的存款期內,其存戶的年利率隨每日平均戶口結餘增長而逐月遞增,年利率每月遞增0.08%,由0.12%遞增至1.00% ,最低戶口結餘增長要求為8,000元。 責任編輯:李瑩. 欄名 : 收息攻略. 香港首家虛擬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昨日(25日)開業啦! 眾安銀行推出旗艦活期存款產品「ZA 活期Go」打響頭炮,活期存款年利率1厘。 眾安銀行的「ZA 活期Go」提供活期息率1厘,能否吸引你使用.

  7. 2021年12月24日 · 1. 保障+儲蓄: 要建立穩健的風險管理,可藉人壽、醫療及危疾等的保障計劃,將風險轉嫁給承保的保險公司。 雖然危疾是港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然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11月發表的數據顯示,平均每7個人僅約1人同時享有醫療及危疾保障。 危疾保障的滲透率偏低,主要因為不少人認為於投保後,若然身體健康無恙,便會感到所繳的保費等同一項「消耗性開支」,付不得其所。 現時市場有些危疾保障計劃同時提供危疾保障及儲蓄功能,若不幸患上危疾,便可獲一筆過賠償;若然健康一直無恙,便可藉計劃累積財富的功能,當選擇退保時或於保單期滿時,獲得現金價值回奉,誠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風險保障規劃;既可為健康建立安全網,亦可為財富增值。 【港人太長命? 怎樣確保退而無憂? : 按此 】 2. 儲蓄+傳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